沈阳市着力推进食品安全领域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围绕粮食安全等民生发展重要领域,重点强化民生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农村科技支撑、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着力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加强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初步形成政、产、学、研、用多元主体参与的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系,走出一条“完善科研制度,夯实基础研究,推动科技转化”的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之路。
一是注重政策引导,带动食品安全领域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印发《中共沈阳市委办公室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沈委办发〔2020〕29号)、《沈阳市新发展阶段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若干政策措施》(沈政发〔2021〕11号)等文件,从制度方面全面保障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向有前景的科技创新课题项目给予50万元以内的补助,引导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及院校开展食品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加强新技术成果在食品生产经营和安全监管活动中的应用,让基础研究到技术研究再到成果转化的创新链更加清晰,全面打造食品安全发展新优势。
二是加强协同示范,提升食品安全领域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加强食品安全协同创新、科技引领和产业示范,将食品安全纳入沈阳市科技计划,着力提升全市食品安全科技支撑水平。保持食品安全科技研究投入的稳定性,通过重点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服务、社会发展及指导计划等多种方式与途径,支持沈阳农业大学等单位13个科研项目1130.5万元,带动社会研发投入7444.2万元。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3项,从源头治理、过程控制、检验检测、监管应急等方面攻克一批食品质量、安全管控等关键共性技术,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推动食品相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助推食品安全领域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提升基础性研究动能,实现产学研用融合,全力研发推广科技创新项目,助力沈阳市食品行业高质量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标准化助力质量提升的基础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印发《沈阳市标准化建设专门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沈科发〔2018〕34号),鼓励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标准研制,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筛选出标准水平先进、示范带动明显的项目,实施沈阳市标准化奖励专项,对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研制的国家标准《农业良种繁育与推广种植业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及评价指南》等43个食品相关领域项目,给予后补助和奖励130.5万元。2018年以来,沈阳农业大学“草莓新品种及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转化推广”、沈阳师范大学“特色杂粮均衡营养方便食品加工技术转化”等4个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为促进果蔬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健康发展提供了食品安全技术保障,实现直接新增产值超亿元。
撰稿:卢新,审核:于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