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Q&A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6月8日上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推动外贸保稳提质
Q1
Q:针对当前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A:
第一个方面是着力推动外贸领域保通保畅。我们确定了重点外贸企业名录和相关物流企业及人员名录,并对生产、物流、用工等各方面予以保障。同时,将外贸货物运输纳入重要物资范围,全力保障货运物流运输畅通。而且对一些重要的海港、空港,集疏运方面也要有序畅通疏通。
第二个方面是着力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
第三个方面是着力帮助外贸企业抓订单拓
第四个方面是着力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支持劳动密集型外贸产业在国内实现梯度转移,保障就业岗位,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我们也支持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内开展“两头在外”保税维修,探索开展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产品保税再制造试点。
Q2
Q:在稳外贸方面有哪些金融政策措施?
A:
第一个方面,继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去年年底以来,一年期和五年期以上的LPR,也就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降低了15个基点和20个基点,引导贷款利率持续下行。今年1-4月,企业贷款利率是4.39%,比去年全年的水平降了0.22个百分点,这也是人民银行有统计记录以来的低位,企业融资贵的问题持续得到缓解。
第二个方面,为受疫情影响的外贸企业提供较为精准的帮扶。4月份,人民银行和外汇局一起出台了被称为“金融23条”的通知,这份通知也包含了很多稳外贸的金融举措。举几个例子,比如将优质企业的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推广到全国,同时开展更高水平
Q3
Q:如何支持外贸企业用好出口信用保险?
A:
第一,要更好发挥防风险的作用,要鼓励信用保险机构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举措,来加大对外贸企业风险保障的力度。要强化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退税政策相衔接,将企业取得的出口信用保险赔款视同为收汇处理,允许企业办理退税。积极拓展产业链承保,深化对上下游企业的协同服务,同时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的发展,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具有差异化的信保服务。
第二,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支持,要进一步扩大承保的覆盖面,继续优化承保和理赔的条件,缩短理赔的时间,让中小微外贸企业能够享受到更精准、更专业、更便捷的服务,来提升中小微外贸企业的政策获得感。
第三,要扩大保单融资的规模,要鼓励银行与出口信保机构加强对接。比如通过“政府+银行+保险”以及“再贷款+保单融资”这些方式,来提供更多的融资便利,更好满足外贸企业的资金需求。
Q4
Q:有哪些措施帮助企业应对当前的汇率波动?
A:
第一,指导金融机构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多的汇率风险管理产品,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帮助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企业汇率避险成本。
第二,减免一些中小微企业进行外汇交易的手续费,降低他们外汇套期保值成本。同时还帮助他们减少了一些外汇套保
第三,人民银行下属分支机构及商业银行开展了有针对性地宣传、培训工作,并提供了一些上门服务,帮助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
今年1-4月份的数据显示,企业外汇套保规模同比增长了48%,首次办理汇率避险业务的企业数量新增了将近1万家。
Q5
Q:在人民币跨境结算方面有哪些政策支持?
A:
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化试点,支持银行
第二,对实体经济要实现创新发展真正需要的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提供金融支持。
第三,拓展了银行海外贷款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明确了业务办理要求,为企业“走出去”以及产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
目前,人民银行正在完善涉及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政策,促进外贸新业态发展。总体来看,跨境人民币业务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正在不断提升。今年1-4月,跨境贸易人民币收付规模合计2.6万亿元,同比增长24%。
Q6
Q:有哪些举措推动跨境电商加快发展?
A:
国务院已经分6批在全国设立了132个跨境电商综试区。今年一季度,我们国家跨境电商进出口是43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5%。1-4月,市场采购贸易的出口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海外仓的数量和规模也在持续增长,现在海外仓的面积已经超过1600万平方米,其中90%分布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市场。我们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超过2000家。总体看,跨境电商等这些新业态呈现出稳中提质、结构和布局逐步优化的阶段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