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积极探索智慧监管工作模式,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提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增强百姓对食品安全获得感为目标,创新食品安全网格化智慧监管举措,把食品安全数字化监管转化为治理先发优势,全力推进市场监管领域“一网统管”,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一是搭建四级网格架构,实现监管对象全覆盖。按照沈阳市食品安全网格化智慧监管设计规划,沈阳市食品安全网格包括一级平台综合监管网格1个、二级平台区局指挥调度网格13个、三级基层所和执法大队解决网格181个、四级专业网格2209个,设专业网格员1398名,每名专业网格员负责绑定网格内多个业态的日常监管。食品安全网格监管对象涵盖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三大环节,覆盖了全市食品生产企业、销售单位、餐饮单位、农贸市场等8个业态11.8万家经营主体,并将3家定点冷库、34家非定点第三方冷库、238家自备自用冷库纳入监管对象。
二是落实“四化”工作要求,实现监管机制全覆盖。沈阳市食品安全网格化智慧监管落实“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流程化、流程问题定量化、定量问题信息化”的“四化”要求,四级网格上下联动,通过网格、业户、专业网格员三方绑定,包格包户到组到人,做到复杂问题简单化;通过发现、上报、解决、督考,四个环节程序穿透,做到简单问题流程化;通过专业网格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流程中,将被检查单位名称、时间、项目、问题、取证等内容一键上传到上级网格,对存在问题的被检查单位即时处置,上级网格以线上考核和线下抽查复核的方式,对处置情况进行督考,将督考结果定量,做到流程问题定量化;通过将监督检查流程、结果、数据等信息纳入智慧监管平台,实现随时查阅信息、抽调情况,做到定量问题信息化。
三是按照“八定”工作标准,实现监管体系全覆盖。实行“划定网格定格、执法人员入格定人、包保业户到人定责、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入格定点、规定检查频次定时、统一标准程序定质、检查全覆盖定量、业户检查得分和网格员考核得分定论”的“八定”工作标准,将食品生产企业、销售单位、餐饮单位、农贸市场等不同业态监管对象纳入网格管理,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评定结论,确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风险等级,列出监督检查对象清单和项目清单,实现监管模块化、任务清单化。对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汇总共性和个性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开展专项整治,形成监督检查、数据分析、问题导向、整治提升的工作闭环。
四是全力推行信息共享,实现社会共治全覆盖。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公示信息二维码中融入营业执照、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行政处罚、检验检测、餐饮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等信息,群众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企业各类信息,也可登陆“食安”微信小程序查询自己关心的企业信息,还可以通过手机APP进入“互联网+明厨亮灶”功能模块,远程查看中央厨房、大型餐饮单位食品生产加工操作过程,形成市场监管部门、市场主体、消费者、媒体多方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