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沈阳市皇姑区食安办开展了以“共建共治共享守护食品安全”为主题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活动,通过“破圈”集结、“沉浸式”监督、现场座谈等活动,凝结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力量,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沈阳市皇姑区陵东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皇姑区市场监管局分管领导、政协委员、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食品安全协管员、食品安全志愿者、市场主办方代表、检测机构技术人员等参与活动。
多方联动启动,共治力量“破圈”集结
沈阳市皇姑区创新社会共治活动举措,将“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食品安全志愿者、食品安全协管员”三类社会共治力量整合为食品安全“共治联盟”。为确保联盟有效运行,引入了“角色认领+任务打卡”创新机制,通过清晰界定每位成员的具体职责,实现监督流程的标准化;借助可视化的任务展示和进度跟踪,让责任落实情况一目了然。在这一模式下,“监督-反馈-整改-回访”的全链条责任分工被进一步明确,各环节无缝衔接,形成一个闭环管理体系,大大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督的效率与质量。
沉浸式监督体验,闭环管理立行立改
为提高食品安全“共治联盟”队伍专业化能力,提高日常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问题水平,沈阳市皇姑区市场监管人员进行现场“实战式”教学,针对农贸市场肉类检疫证明、蔬菜农残快检、果蔬明码标价、计量器具精准度等民生关切领域以及食品安全常见各类风险隐患问题开展培训。培训结束后立即开展“沉浸式”监督检查,现场核验检疫证明、进货台账,肉类生鲜灯使用情况并配合食品快检人员对蔬果进行10批次农残检测,结果实时公示于市场电子屏。市场主办立即组织相关业户针对问题立行立改,市场监管人员同步启动“48小时回头看”追踪机制,确保整改实效。
现场座谈集众意,长效机制见成效
沈阳市皇姑区食安办还会同“共治联盟”、市场主办方代表召开座谈会议,共同探讨建立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举措常态化机制。为实现食品安全社会治理模式从阶段性行动向常态化运作的转变,皇姑区每季度精心策划并组织多场景开展共治力量沉浸式监督活动。活动将涵盖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覆盖农贸市场、商超、生产单位、外卖餐饮店等百姓较关注的场所,实现全方位深度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