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
GB/T 44009-2024 《绿色产品评价  染料》国家标准解读
发布时间:2024-05-24 来源: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一、标准编号及标准名称

GB/T 44009-2024  绿色产品评价  染料

二、标准制定背景

染料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关乎基本民生的重要行业。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染料生产和消费国,产量占全球70%,消费量占全球55%。目前,我国共有约300多家染料生产企业。我国作为最大的染料生产及出口国家,染料精细化工产业链和配套体系较为成熟、完整,为我国染料中间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目前我国可生产的染料品种约有2000个,常年生产的染料有800多个品种。染料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各种纺织纤维的着色,同时也广泛地应用于塑料、橡胶、油墨、皮革、食品、造纸等工业,对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染料在光学和电学等方面的特性正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逐步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医疗技术等现代高科技领域中渗透。

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并且对安全健康也高度关切。在世界各国提倡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大背景下,我国染料产业正处在向清洁生产、环保型、高品质产品转型升级的变革中,面临的环保压力巨大。我国染料行业亟需出台《绿色产品评价 染料》国家标准,以推动染料行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

《绿色产品评价 染料》从绿色产品的定义和内涵出发,以满足用户使用要求为基本前提,旨在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环境影响,保护消费者人体健康。同时,本标准制定可有效推动染料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节能减排政策落实,保证染料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以及扩大染料“中国制造”品牌影响力,推进中国由染料生产大国向染料强国迈进的步伐。

三、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染料的绿色产品评价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评价要求、评价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染料的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1.产品分类

本标准一级分类按染料应用性能类别分类,二级分类按化学结构分类。

2.基本要求

本标准从安全、环保、质量等方面规定染料生产企业的基本要求和评价基本方法。合规性要求是绿色产品评价的基础,必须符合合规性要求才有开展绿色产品评价的意义。

3.评价指标要求

本标准染料产品的原料获取、产品生产、使用、废弃等生命周期阶段出发,系统分析各阶段的资源能源消耗、生态环境影响及人体健康安全影响因素,选取能够表征产品绿色特定的指标构成绿色产品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绿色属性的提升不以牺牲产品质量性能为代价,高质量是绿色产品的前提,绿色性能和质量性能共同作为绿色产品的评价基础。

本标准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包括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资源属性指标、能源属性指标、环境属性指标、品质属性类指标。二级指标根据不同类别染料分别设置。

1资源属性指标

资源属性包括原材料、新鲜水消耗量评价指标。

根据不同类型染料的原材料使用特点以及使用原材料带来的有害物质污染可能性,以保护人体健康、减少环境污染为出发点,对不同种类染料原料的有害物质含量设定评价指标。染料行业作为一个用水大户,由于新鲜水消耗量与染料生产的关系密切,因此本标准依据染料种类和结构不同给出了新鲜水消耗量的基准值。

(2)能源属性指标

能源属性包括产品综合能耗评价指标。

染料制造行业不属于高耗能行业,参照《活性染料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T/CPCIF 0040-2019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液体分散染料》中反应染料和分散染料产品综合能耗要求,以及行业企业调研,确定各类染料产品综合能耗基准值。

3环境属性指标

染料生产过程中,染料废水是主要的污染物,由于染料废水具有色度高、成分复杂、生物降解性差等特殊性,其处理一直是废水治理的难题。因此,环境属性中设置废水产生量作为评价指标。

(4)品质属性指标

本标准选取固色率/上色率、染色牢度、有害物质含量作为控制指标,并参照国际绿色产品相关要求、综合考虑国内生产现状设置绿色标杆产品值和绿色产品值。

染料的固色率/上色率是染料应用过程中表示染料染色能力的特性指标。若固色率/上色率低下,染料的实际有效使用率将降低,部分染料进入到印染废水中,导致大量染料浪费,加重后续印染废水处理的负担。

染色牢度(简称色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水洗、光照、唾液浸渍、水渍、汗渍等)作用下的退色程度,是染料性能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色牢度好与差,直接涉及人体的健康安全,色牢度差的产品在穿着过程中,碰到汗水就会造成面料上的颜料脱落褪色,则其中染料的分子和重金属离子等都有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人体的健康

本标准选择染料产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作为控制项目,指标的设定参照国内外绿色产品相关要求、综合考虑国内生产现状设置绿色标杆产品值和绿色产品值。

四、标准实施意义

1、标准的实施将提升染料产品质量,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

本标准的实施可以促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染料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达到或优于国际相关控制清单或法规要求,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会带动上游染料中间体及下游染整和纺织品产业链的绿色发展,从而带动整体经济提升与发展。

2标准的实施将减少染料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环境排放。

本标准着重关注产品生产过程及产品本身在环境排放、生态安全等方面,控制染料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废水产生量,以及提升染料牢度,降低染料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排放,可以保障环境安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公共利益。

3标准的实施将促进消费升级,提高绿色产品供给量。

在产品品质方面,注重产品质量升级以及满足下游和消费者对绿色、安全、健康产品的需求。通过标准发布实施,助力下游印染、纺织行业相关产品提高产品质量环保等级,从而提高终端消费品的绿色产品供给量,促进绿色消费升级。

4通过实施标准推动染料行业设备更新。

通过本标准的实施,绿色产品生产企业将更加重视生产制造环节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通过实施标准推动产品生产工艺革新和配套设备的更新换代。


官方微信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449号
 版权所有: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2101000095 辽ICP备19021314号 联系电话:024-24011114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