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们注意到为了支持我市企业复工复产,特别在涉及防治新冠肺炎的专利申请、商标注册方面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您能在这里给我们详细解读一下有哪些具体举措码?
答:好的,主持人。
全面复工复产是化解疫情不利影响,保持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的关键。一是开通知识产权绿色服务通道。对涉及防治新冠肺炎的专利申请、商标注册,依请求予以优先预审和受理。鼓励专利、商标业务网上申请;二是切实维护受疫情影响的知识产权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因疫情相关原因,导致其不能正常办理相关事务、权利丧失的,指导当事人自障碍消除之日起2个月内,请求恢复权利并办理权利丧失前应当办理的相应手续。
为了确保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我们通过压缩工作时限、开展定向支持、倡议无偿援助,争取将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主持人:“压缩工作时限”您指的是具体哪个工作环节呢?
答:指的是我们的专利预审环节。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针对涉及新冠肺炎防控的专利申请,组织精干力量,予以优先预审,并进一步压缩预审时限,争取在最短的时限内发出预审通知书,确保符合条件的申请第一时间进入审查绿色通道,为企业争取宝贵的时间。疫情发生至今,我们中国(沈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累计受理、审核4家企事业单位主体备案申请;接收专利申请9件,预审合格打标3件,授权1件。以实际行动助力企业抗疫攻坚。
除了上面提到的专利申请外,在另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商标申请上,我们也在持续发力。针对疫情防控要求,推出了电话咨询、网上办理等多项举措。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近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月份以来,沈阳商标受理窗口的商标注册受理量位居全国212个地方受理窗口的第四名。真正做到了疫情不见面,业务照样办。
主持人:那“开展定向支持,助力企业战胜疫情”一定是和我们生产防疫产品的企业息息相关了?
答:是的。为了支持我市企业积极投产、转产防疫产品,助力全国防疫工作,我们在开通绿色通道,依申请优先审查的同时,进一步延伸了服务触角,针对生产“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系列防疫产品的企业组织开展了定向知识产权服务。
在得知我市有多家企业拟转产口罩后,我们第一时间向企业发出“知识产权温馨提示书”,并安排专人与各企业联络人进行了对接,一对一地指导企业如何进行商标注册申请。对于已经投入生产的企业,通过我局防疫物资驻厂人员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量身打造知识产权服务。
主持人:刚刚您介绍了,疫情期间我们进一步优化了窗口工作,也进一步延伸了知识产权服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倡议我市中介代理机构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无偿援助呢?
答:是这样的。目前,我市的多数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初创企业还没有专业的知识产权人才储备,企业经营者自身的知识产权知识往往也比较有限。在企业申请商标、专利,特别是申请发明专利过程中,企业自身很难独立完成高质量的文件撰写工作。这将影响企业后续获得专利授权的成功率,也将影响其今后知识产权的保护效果。企业要想做大做强,除了我们行政机关的帮扶指导外,更离不开知识产权服务业的专业服务。因此,我们针对这次疫情,向全市知识产权中介代理行业发出提供知识产权无偿援助的倡议。
主持人:对于我们发出“无偿提供知识产权援助”的倡议,中介代理机构的反映如何呢?
答:应该说:“非常积极,主动响应”。这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因为作为此次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产业,这些代理机构也遭遇到了同样的困难,甚至损失更大。但是,在了解到我们倡议为我市生产“口罩、防护服、消毒液”及其相关设备的企业提供免费的知识产权援助后,这些知识产权代理机构都积极表示拥护和支持,已经有首批6家企业签署承诺,全额免收服务代理费。同时保证,“代理不收费服务不打折”。充分体现了知识产权服务业面对疫情的奉献精神和担当意识。
主持人:除了上述具体工作措施以外,我们今后还将推出哪些知识产权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呢?
答:目前正在推进的有两项工作:一是针对广大企业关心和咨询的商标网上申请问题,我们正在制作“商标注册网上申请指引”动画视频。通过生动、活泼的动漫人物,详细演示网上申请流程和步骤,帮助企业经营者在疫情期间足不出户,自助完成商标注册的网上申请工作。二是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开展知识产权远程培训。为企业及时传递最新的知识产权政策和资讯,确保疫情期间工作“不减档”。近期我们已经在东北科技大市场利用“腾讯会议室”平台,成功举办一期“知识产权助力企业成长网络课堂”。下一步根据需求,我们还将在其他园区推进类似知识产权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