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市场监管所“两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二十二
“两化”建设赋能,激发基层监管新活力
——大东区万泉市场监督管理所“两化”建设工作纪实
万泉市场监督管理所地处大东区商业核心区,辖区范围广、业态类型多,覆盖区内三大核心商超、10余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及高端写字楼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民生消费的“关键枢纽”。自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所“两化”建设)启动以来,万泉市场监督管理所始终紧扣“为企业服务、让消费者满意”的工作理念,以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化消费维权为抓手,聚焦监管效能提升与服务质效优化,全面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在守牢安全底线、激发市场活力中展现基层担当。
一、全面规范立标尺,塑造市场监管“新形象”
市场监管所“两化”建设中,万泉市场监督管理所以“硬件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为切入点,系统推进形象与能力建设双提升。一方面,严格对照统一标准,对办公场所实施全方位升级改造——从楼体外立面整体焕新,到办公设施配置标准化,再到门牌标识清晰醒目,实现“视觉形象一体化”;科学规划功能布局,重点打造会议室、调解室、询问室、快检室、装备室、档案室等六大核心功能区,确保日常监管巡查、执法案件办理、消费纠纷调解等工作“各就其位、高效运转”。另一方面,在办公区域显著位置设置政务公开栏,集中展示场所示意图、辖区监管范围图、工作人员公示牌、办事指南及投诉举报全流程指引,让群众“进门一目了然、办事省时省力”,真正将规范化要求转化为群众可感可知的服务体验。
二、精准监管提效能,探索专业治理“新模式”
针对传统“一人包片”“全能覆盖”监管模式存在的专业性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万泉市场监督管理所创新推行“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将市场监管业务细分为餐饮服务、特种设备、综合监管等多个风险板块,组建“专科医生”式监管小组,推动监管从“粗放覆盖”向“精准滴灌”转变。以特种设备监管为例,由专业小组重点攻坚,针对辖区万泉公园(全区唯一室外大型游乐场所)这一安全“关键点”,除完成年度计划检查外,额外增加节假日专项巡查,通过“现场提醒+制度帮扶”双管齐下——既督促管理方强化安全意识,又协助其建立“一设备一档案”,系统梳理设备操作、维护、检验等全流程制度,推行“日检查、周排查、月调度”动态管理机制。今年以来,通过提前预警隐患、快速处置故障,该游乐场所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专业监管成效得到管理方与群众一致认可。
三、快速响应护权益,织密消费维权“防护网”
“快响应、解民忧、护权益”是万泉市场监督管理所消费维权工作的核心准则。一方面,畅通“接诉即办”绿色通道,严格落实“首接负责、限时办结”机制,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另一方面,立足东中街商圈消费密集特点(聚集大悦城、新玛特、吾悦广场等大型商业体),创新建立“所-商联动”机制——与重点商场主办方签订协作协议,推动ODR(在线消费纠纷解决)平台全覆盖,同步梳理高频纠纷(如商品质量、售后服务、虚假宣传)典型案例,通过社区公告栏、线上科普推文等形式向消费者发布“避坑指南”,实现“化解当前矛盾”与“源头降低风险”双目标。
今年以来,万泉市场监督管理所累计处理投诉举报5000余件,其中两起典型案例尤为暖心:2月,消费者蒋女士在龙之梦M1M2儿童专柜购买169元反季童鞋,应季穿着时发现鞋面破损,商家以“反季商品不退不换”拒绝处理。万泉市场监督管理所迅速核查购买凭证与质检报告,结合“反季商品≠质量免责”原则,耐心与商家沟通,最终促成换款换货,消费者赠送锦旗表达感激;3月,消费者姜女士在新玛特浪琴专柜购买价值1.8万元的手表,因上弦动力弱要求退货,虽经品牌检测确认质量问题,但商家以“超三包期”为由仅同意维修。万泉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沟通、组织双方协商,最终促成商家为消费者办理退货,姜女士专门赠送锦旗致谢。这些“小事”正是万泉市场监督管理所“把群众事当自家事”的生动注脚,更是5000余件工单背后“用心用情”的缩影。
四、严管厚爱锻铁军,锻造市场监管“生力军”
作风建设是市场监管工作的“生命线”。万泉市场监督管理所以行风建设为引领,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清正廉洁”的基层队伍。一方面,压实“一岗双责”,明确干部在业务与廉政建设中的双重责任,将廉政要求与监管任务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定期组织党纪法规专题学习,通过研读党内法规、国家法律,强化干部职工纪律意识与法治观念。另一方面,创新开展“廉政主题党日”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形式,锤炼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与廉洁自律意识,营造“崇廉尚洁、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
站在市场监管所“两化”建设的新起点,万泉市场监督管理所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巩固拓展建设成果,以更高效的监管、更优质的服务、更过硬的队伍,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贡献基层市场监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