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
关于沈阳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持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议(第0186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4-11 来源: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姜本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2023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完成情况

2023年,我市按照高水平建设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要求,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全市市域治理体系、市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振兴新突破绩效考核和民生保障40件实事,作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全面实施并督查督办。

(一)强力推动“两个责任”落实。一是切实落实“党政同责”。全市已形成13576名干部包保96327个主体分层分级包保责任体系,市县乡村四级党政领导干部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全覆盖包保督导。二是智慧提速增效。在“智慧+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实现主体台账、人员档案电子化动态管理,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定制排查风险清单,平台自动生成日检查记录、周排查治理报告、月调度会议纪要。三是督查解决难题。通过对13个区、县(市)全覆盖督查,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清单,深入基层培训指导,有效解决基层责任不清、机制不顺、指标不明的难点问题。

(二)不断强化食品安全过程监管。一是严把生产经营关。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依托“智慧+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强化智慧赋能,推进信用监管,实现食品经营单位监管档案电子化,建档率达100%。对全市10万余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施风险分级管理,监督检查率100%。二是推进食用农产品全程追溯。健全完善产地准出与产地准入衔接机制,完成全市107个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升级改造,进一步规范入场销售者电子信息化档案、公开承诺、快检信息及重点品种批发业户的“入场建码、进货扫码、一码通行”,不断提升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水平。三是强化网络订餐平台管理。联合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共11部门开展2023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专项行动,对美团、饿了么2个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2.7万家入网餐饮单位开展网络餐饮服务数据监测,发现问题数据400余条,均已组织核查处置。

(三)持续开展食品监督抽检工作。到2023年底,全市市场监管系统食品抽检41834批次,全市食品抽检监测量持续达到6批次/千人,其中食用农产品抽检监测量持续达到2批次/千人。国家、省、市抽不合格(问题)食品核查处置率、按时完成率均达100%。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服务活动,完成“你点我检”监督抽检953批次,集中开展系列活动160余次,通过课堂授课、现场解疑等形式帮扶不合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出动监管人员及抽检专家50余人次,惠及企业39家。

(四)严厉打击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铁拳行动”“昆仑行动”等食品安全专项行动,打击了一批违法犯罪人员,2022年至今,累计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251件,罚没款总金额594.58万元。破获食品案件4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9人。实施“从业禁止”惩戒机制,市市场监管局与市中法建立食品安全领域刑事案件信息共享通道,截至目前,沈阳市共对297人实施食品生产经营终身禁业。

(五)引导多方参与社会共治。聘任2832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和2468名社会监督员,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工作。2023年,依托全国“12315”平台统一接收、处理投诉11234件,举报4016件,均依法转办,按时办结。强化宣传引导,累计刊发食品安全报道700余篇次,举办食品安全科普大讲堂32期,免费向105所社区科普大学发放科普图书2.5万本,大力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舆论氛围。以“百千万”民意征集结果指引监管,以“你点我检”回应百姓诉求,发布食品安全工作成效,提振市民消费信心。

二、2024年食品安全监管重点工作

2024年,我市将以“四个最严”为统领,强化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建设更高水平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不断推动落实属地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持续加大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力度,努力营造社会共治、食安共享良好氛围,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一是落实属地责任,督促包保主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属地监管人员严格规范履行监管责任,构建党政领导干部、属地监管人员、企业管理者三方风险防控闭环管理、责任链条闭环衔接。二是夯实监管责任,进一步提高态势感知能力,强化食品安全事前监管,积极探索适应大数据时代实际需求的沈阳食品安全监管路径。三是落实主体责任,紧盯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分级负责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建立风险管控清单,强化诚信自律,规范生产经营。

(二)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一是统筹推进各项日常监管工作。重点开展白酒小作坊等专项整治;对食用农产品销售单位开展差异化监管;对源头批发市场实施风险分级全覆盖监管,对其他依托源头市场进货的销售场所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探索食品销售连锁企业总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管新模式;依托一体化平台对大集、早夜市等划定区域内食品摊贩实施智慧化监管;探索实施网络餐饮线上线下一体化联动监管,叫响市场监管“守护蓝”;加大重点商业街区、旅游景区和网红餐饮店监督检查力度。二是加强行刑衔接,严格执行大案要案提前介入和联合查办机制,全面实现信息互通、线索互递、案件互移、执法互补;落实“处罚到人”要求,对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人员实施食品终身禁业,建立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防火墙”。

(三)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能力。一是加快推进“智慧+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监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风险隐患。二是持续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服务活动,“点”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检”是市场监管的职责,集中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征集的方式,由市民进行投票选取最想抽检的食品,点群众之所想,检群众之所盼,努力把食品安全抽检做到老百姓心坎上。

(四)营造社会共治食安共享良好氛围。广泛发动食品安全协管员、社会监督员、志愿者、科协、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努力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同心圆”。持续开展“百千万”民意征集,拓展“听劝”互动理念,建立“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常态化运行机制。将12315热线作为民意征集的重要渠道,记录分析热线电话百姓的投诉举报事项,对投诉举报量大、风险高的企业、食品品种,纳入重点治理范围。开通小程序线上投诉举报功能,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反映食品安全诉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急难愁盼问题,打造监管为民服务品牌。

感谢您对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4月11日

官方微信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449号
 版权所有: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2101000095 辽ICP备19021314号 联系电话:024-24011114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