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纯、曲万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扶持和促进我市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以规范检验检测机构行为,提高检验检测数据水平为目标,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有效规范检验检测机构及检验检测活动,增强检验检测行业整体竞争力,切实提高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检验检测工作的公信力和有效性,努力推进检验检测行业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一、完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为检验检测机构减负
1.允许特殊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纳入资质认定。法律、法规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资格有相应规定的,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从其规定;未明确规定需要取得资质认定的领域,相关检验检测机构不强制作为资质认定对象。
2.稳步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自我声明公开承诺。按照“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部署,扎实推进检验检测机构审批改革试点工作,自贸区内检验检测机构对应当具备的条件和技术能力实行告知承诺,同时明确检验检测机构主体责任。监管部门加强对通过告知承诺制获证机构的事中事后核查,并在总结自贸区经验做法的基础上适时向全市推开。
3.优化检验检测机构准入服务,进一步简化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审批程序。取消在登记注册时已经提交和重复证明的申请材料,继续压缩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审批时限。对于检验检测机构申请的无需现场确认的机构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等人员变更或者无实质变化的事项,采取自我声明符合资质认定相关要求的方式,并向审批部门报备。
二、加大政策、业务、资金扶持力度,提升检验检测公共服务能力
1.组织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能力验证,实施多个检验项目的实验室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现场盲样考核,对社会关注度高、与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密切的领域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帮助存在问题的机构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帮助达标机构对标先进,探寻提升空间。
2.促进检验检测机构与企业合作。利用专家优势,发挥检验检测机构作用,积极深入与中小企业合作。鼓励全市有条件的检验检测机构以非营利方式对外开放、共享检验检测实验室,提高检验检测资源利用率。
3.优化中小企业“一站式”服务。鼓励引导具有核心技术能力的检验检测机构优先扩项,增加服务内容,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优化服务流程,降低服务收费。
4.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积极推进政府买服务工作,2019年各级财政资金中涉及监督抽查和检验检测类的资金共拨付5596.2185万元。其中包括:市财政资金合计4814.2485万元;省局转移支付资金303.5万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253.47万元;省局直接拨付资金225万元。2020年各级财政资金中涉及监督检查及检验检测类的资金预算共5527.38万元。其中包括:市财政资金合计5033.76万元;省局拨资金200.1万元;中央财政资金293.52万元。
三、积极配合省、市有关部门规划建设国家级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
1.规划建设国家级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势在必行。我省检验检测机构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一是事业性质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程度较弱,主要承担国抽、省抽等业务,开发市场能力相对较弱。二是检验检测资源分布不均,我省检验检测资源主要集中于沈阳市和大连市,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拥有量、实验室面积和检测能力都处于全省前列。三是多数检验检测机构的检测领域较窄,沈阳市作为东北中心城市,检验检测领域比较全面,而其他城市比如大连市由于环海,主要为海产品开展检验检测服务。四是检验检测机构规模小、知名度不高。五是检验检测机构重复建设严重。建设国家级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将有利于检验检测业态发展壮大,充分发挥高技术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造业的技术支撑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2.积极配合谋划建设国家级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国家规划建设一批影响力大、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社会经济效益好的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目前广州、江苏、浙江、湖南、武汉、安徽以及成都等已经获批。建设集聚区的基本要求是检验检测服务业年营业收入近百亿元,占地面积不少于1平方公里。两年前,省政府拟参照自贸区建设模式,携沈阳、大连共同申请建设国家级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但由于检测收入、占地面积等硬件没有达到要求,未获得国家的同意。现在我省现有检验检测机构1628家,检测收入近60亿元,其中沈阳363家,大连231家,检验检测服务业规模增长快、检测市场日趋成熟,可着力规划建设集聚区,进一步提高市场经济意识,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检测能力,建立检验检测工作新秩序,实现检验检测事业心发展,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
感谢您对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