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市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专利转化率的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专利转化运用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收到贵委的建议后,我局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所提建议充分汲取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办理工作。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沈阳市以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目标,以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为抓手,以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为重点,全力推进知识产权的转化与运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年,随着国家和省专利转化运用行动方案陆续印发,沈阳市专利转化运用工作再次提速,以“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为代表的一系列措施相继启动,为进一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专利转化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沈阳市知识产权总体情况
(一)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全市有效专利129633件,同比增长18.19%;有效发明专利32247件,同比增长19.22%;万人有效发明专利35.25件(914.7万人),同比增长18.81%;高价值发明专利13299件,同比增长26.04%;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14.54件,同比增长25.67%,全市商标有效注册量259501件,同比增长7.89%。
(二)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全市转让(许可)达到4287件(次),同比增长148%;专利产品认定企业49家、认定产品58件,取得东北排名“双第一”。在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获奖项目中,我市有13个项目获奖,其中金奖1项,优秀奖12项,获奖数量占全省65%,创历史最好成绩,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三)在知识产权服务方面。沈阳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及数字、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三个产业运营中心相继投入试运营,“一平台、三中心、众机构、全链条”的知识产权服务生态初步形成,填补了我市知识产权硬件建设空白。全市现有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单位3所、中小学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单位10所,实现了从小学、中学、高校到社会的人才培养体系全覆盖。
二、主要做法
(一)制定方案,夯实转化运用工作基础
一是按照国家和省专利转化运用工作部署,结合沈阳区位优势和科教资源,形成了《沈阳市推进专利转化运用工作实施方案(2024-2025年)》,目前该方案已经完成初步论证,正在履行发文程序。二是联合市教育局、人社局印发《沈阳市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行动实施方案》,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等多种形式的专业人才培养行动,为高校专利转化培训人才土壤。
(二)盘活存量,挖掘潜在市场价值
一是明确“全面盘点、筛选入库、市场评价、分层推广”原则和“边盘点、边推广、边转化”工作思路,同步推进高校院所、优势示范企业等重点创新主体深度参与专利盘点、评估评价工作。已分别建立高校和优势示范企业工作群,发动沈阳高校、优势示范企业启动盘点工作。目前,沈阳市全部27家主要高校均已开通了专利盘活系统账号,并通过盘活系统对有效专利进行了初步摸底。沈阳市54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均已完成账号注册,专家筛选、推荐工作正有序开展。二是充分发挥沈阳6家高校院所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试点单位作用,依托专利分级分类管理成果,加速专利盘点工作,加速高校专利成果转化运用。其中,东北大学作为盘点工作中的重点高校,目前已率先启动专利盘点工作。三是强调市场导向,鼓励高校院所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应用场景、产业化前景等因素,充分发挥发明人、校内管理部门、专业服务机构的作用,优先盘点重点产业、优势学科的发明专利,加速挖掘存量专利市场价值。
(三)做优增量,加快形成高价值专利
一是明确政策导向,目前沈阳已全面取消对专利授权阶段的奖励,并严格规制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从源头上提升专利质量。二是以专利导航促进形成高价值专利。起草《沈阳市专利导航促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形成专利导航协同运用机制,强化专利导航项目全过程管理。组织专利导航成果发布活动,充分发挥沈阳市6项专利导航优秀成果作用,指导创新主体防范专利风险并提升研发效能。三是指导东北大学等5家高校院所开展专利申请前评估、专利分类分级管理等工作,建立健全专利转化运营长效机制。四是鼓励高校围绕企业反馈的产学研合作需求,开展订单式研发和投放式创新,产出和布局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高价值专利。
(四)加速转化,充分赋能实体经济
一是充分发挥沈阳“一平台、三中心、众机构、全链条”的知识产权服务生态优势,鼓励各类型服务机构开展路演推介、交易撮合等活动,提供针对性的专业化服务,提升专利对接和转化效率。2023年联合东北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开展9场专利技术对接活动。二是更大范围推广专利开放许可,鼓励驻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探索专利许可新模式。搭建专利开放许可平台,累计发布许可信息643件,成功实施专利许可146次。
(五)集中宣传,全面提升培训效果
一是印发《沈阳市知识产权培训计划》、《知识产权宣传工作要点》,整合全市知识产权培训资源,扩大培训覆盖面,打破培训主体“信息壁垒”。二是发动驻沈高校、社会组织、服务机构等不同培训主体开展集中科普宣传。2023年,围绕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服务全链条,谋划线上线下课程80余场次,培训人员近50000人次,有效提升了知识产权培训效能。三是围绕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组织、协调开展主题活动20余项,营造出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中国消费网刊发报道《在知识产权创新保护“赛道”上取得新突破》,对我市知识产权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2024年,我们将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国家、省专利转化运用工作部署,加速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专利转化率,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创造活力迸发、转化运营流畅、保护维权有力、服务体系完善的知识产权强市。
欢迎您对我们今后的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宝贵意见建议,希望得到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