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郭嘉雯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沈阳食品安全管理的提案收悉。
感谢您对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您在提案中提到的打造沈阳健康食品品牌、加强食品检验监测、营造良好食品安全氛围、培养全面“食育”理念等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非常切合沈阳食品安全工作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市目前乃至一段时间内将全力开展的工作!现针对您的提案内容答复如下:
一、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我市全力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思路,为推动这一思路的有效实施,国家开展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活动,2015年,我市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创建试点城市。2016年至2018年期间,我市举全市之力,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强化党政同责,绷紧工作体系,压实工作责任,积极破解难题,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健全完善,基本形成了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监管机构和市、区(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监管网络,基层监管机构全部达到辽宁省基层监管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监管能力水平显著提升,通过实施农贸市场综合整治等4项工程建设措施、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全覆盖检查等29项执法管理措施,建立完善了“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体系以及食用农产品全程追溯、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智慧监管、社会共治等一系列长效监管机制;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大幅提升,通过进一步强化新闻宣传、网络宣传、社会宣传、社会发动、舆论监督等宣传发动措施,百姓食品消费信心指数明显提高。2018年9月,省政府食安办对我市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进行评价,公众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为80.71%,比2017年3月的56.17%提高了24.54个百分点。
二、依据《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辽宁省评价标准》,我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取得较大突破。
为全面推进我市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在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2018年初,我市又出台《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深化方案的通知》(沈政办发〔2018〕65号),依据该方案我市全面深化食品安全管理并取得可喜的成绩,其中您在提案中提到的相关工作的主要情况为:
(一)加强品牌建设,保护和传承食品行业老字号。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食品企业品牌、食品名牌产品建设,目前,全市建立14家餐饮和3家食品老字号企业名录,食品类省名牌产品24个,沈阳名牌产品26个。出台《关于印发沈阳市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沈财流〔2014〕589号),2015年以来,先后对沈阳鹿鸣春饭店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沈阳老边饺子馆、沈阳中街冰点城食品有限公司等名牌企业升级改造给予资金支持。
(二)开展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实行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作为“平安学校创建”和“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重要考核内容。投入专项经费986.2万元,对全市1705家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进行明厨亮灶改造,并实行网络实时监控。积极开展“学生营养改善行动”,对辽中、新民、法库、康平4个地区省定贫困村的8所学校,拨付学生就餐补助专项经费327.61万元,加强对贫困地区学生的营养干预。
(三)开展十类危害食品安全的“潜规则”和相关违法行为治理。结合日常监管和隐患排查情况,有针对性地抓好食品安全突出隐患及行业共性问题整治,重点治理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工业明胶生产食品、使用工业酒精生产酒类食品、使用工业硫黄熏蒸食物、违法使用瘦肉精、食品制作过程违法添加罂粟壳等物质、水产品违法添加孔雀石绿等禁用物质、生产经营企业虚假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保健食品标签宣传欺诈等危害食品安全的“潜规则”和相关违法行为。
(四)开展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制发《食品安全执法办案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建立食药监、公安、农经等8部门食品安全执法办案联动工作机制,完善政法委牵头、政法机关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2018年,全市累计办结各类食品违法违规行政案件1534件,行政执法部门移交涉食品类案件3起,打击食品类违法犯罪案件立案61起,破案47起,公诉涉食品类犯罪嫌疑人52人。
(五)推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提升。按照食品检验量达到每年4份/千人的要求,逐年增加检验投入和抽检频次,2017年,全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累计完成食品抽检47489批次,其中农药兽药残留抽检22097批次,按沈阳常住人口829.4万人计算,食品检验量为5.7份/千人,农药兽药残留检验量为2.7份/千人,问题发现率为2.4%,依法对1146批次不合格产品开展了核查处置和追根溯源。2018年,全市累计完成食品抽检54212批次,食品检验量为6.5份/千人,农兽药残留检验量达到3份/千人。
(六)营造全民参与的食品安全舆论环境。充分利用省、市各类媒体、媒介宣传食品安全工作和常识,在创城期间,拍摄创城宣传片、15秒公益广告视频,制作宣传海报、创城倡议书、致市民的一封信、致企业的一封信、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开展“315”、食品安全宣传月以及食品安全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活动,使广大市民食品安全意识得到有效提高。2018年10月,在创城省评中,我市群众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为80.71%,呈现大幅度提升的态势。
三、巩固创城已取得工作成果,持续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一)扎实推进食品全环节网格化监管。全面实施“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项目,制定实施食品全环节网格化监管工作推进方案,按照“科学定格、力量进格、标准清晰、流程穿透、智慧监管”的原则,在实行食品“三小”单位、年内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全部纳入全市四级纵向网格化监管系统。执法人员通过使用“沈阳食药”APP应用开展监督检查。
(二)持续加大食品全链条监督抽检力度。制定全环节、全链条年度抽检工作计划,以月为单位,统筹安排全年食品监督抽检工作任务。
(三)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坚持开展食品安全问计于民“百千万”调查,并以调查结果为导向,抓实抓好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乳制品、肉制品、酒类等重点食品,校园及周边、农贸市场、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所,食品及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餐饮单位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重点问题专项治理。
(四)营造浓厚食品安全宣传氛围。扎实做好“食品安全月”、食品安全“四进”等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发挥社区科普宣传站作用,巩固提升全市人民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和满意率。
以上是我们对您的答复意见。如有不当,请批评指正。再次对您的提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