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学生食品安全溯源与学生食育教育相结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学校食品安全事关学生身体健康,事关亿万家庭幸福,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一直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及相关部委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相继出台政策新规并做出工作部署。一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明确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具体职责、考核监督和奖惩办法,有利于督促各地区各部门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强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健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二是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三部门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明确了学校食品安全的管理体制、学校职责、食堂管理、外购食品管理、食品安全事故调查与应急处置、责任追究等方面内容,有助于保障学生和教职工在校集中用餐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三是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近日召开全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析当前校园食品安全形势,就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排查风险和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进行部署,要求各地组织全面排查校园食堂及周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守护好校园食品安全,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沈阳市市场监管局及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及相关部委的工作要求,在加强管理、隐患排查、督促检查、监管执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加强学生食品质量安全源头保障。市农业农村局采取多项措施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一是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质量认证工作,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力度,全市“三品一标”数量达到880个。二是开展了质量追溯工作,依托沈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采用后附质量追溯码的方式,对农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实行了追溯管理。三是加强了农药监督管理工作,通过采取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审批、实名制购买等措施,保障农药安全使用,全市经审批的限制使用农药单位已达70家,进一步净化了农药经营秩序。四是加强了生产基地产地检测工作,全市61个乡级监管站全年共抽检果蔬样品4万余个,合格率99.9%。五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力度,2018年全市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定量分析)样品数量13237个,其中果蔬样品8055个,合格率99.8%;畜产品样品2096个,合格率100%;水产品样品550个,合格率100%;粮食样品2536个,合格率100%。
2.强化学校食堂和中央厨房日常监管。一是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春秋季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检查,监督指导学校食堂开展自查自纠,严密排查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2018年全市检查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食堂)3056户次,检查校园周边餐饮单位3108户次,检查“小饭桌”337户次,对156户学校食堂、133户餐饮单位下达责令改正监督意见,并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加强学校相关人员培训工作,市市场监管局与市教育局共同组织开展中小学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和重点从业人员的宣传培训工作,提升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建立良好沟通机制,强化主管部门与监管部门的良性互动,有效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三是市市场监管局加强对学生营养餐供餐单位的监督指导,制发《关于加强向学校供餐的中央厨房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县(市)局认真履行食品安全属地监管责任,加强监督指导工作;要求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管理水平。另外,组织对学生营养餐供餐单位开展集体约谈,要求中央厨房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诚信自律,保证食品安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
3.开展学校食堂飞行检查工作。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对100家学校食堂实施飞行检查,包括大学食堂3家、中等职业学校食堂13家、中学食堂24家、小学食堂28家、托幼机构食堂32家,检查范围覆盖全市14个区、县(市),检查内容包括许可量化、场所环境、健康管理、食品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食品安全应知应会等14个检查项目,共计41条检查要点,对个别食堂存在的违法违规现象当场予以指出,并要求立即进行整改且全部整改到位,有效防控了我市学校餐饮环节食品安全风险,切实防范了学生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4.严查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市市场监管局以全市高等院校、中小学校园、托幼机构及其周边100米范围内的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者为主要对象,以单价为“五毛”左右的调味面制品(辣条)、豆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膨化食品、糖果、饮料等小食品为重点品种,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4770户。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未经许可超范围生产经营的行为,生产经营环境是否整洁卫生,是否存在“三无”、过期、明显超范围使用添加剂、明显使用非食用物质等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情况,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监督立即整改。同时,抽检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42批次,经检测,未发现不合格食品。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摸清了全市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的底数,并采取宣传进校园、进课堂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教育,开展校园知识讲座6场,增强了儿童、青少年的识假辨假、安全消费意识及能力,为下一步探索建立校园周边食品销售长效监管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5.举办学生食育教育系列活动。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学生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工作,主要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坚持健康教育课程主渠道,按照《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自小学起逐年级增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理念,养成良好的食品安全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动手实践的形式,模拟食品选择、采购、加工、营养搭配等环节,强化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二是在“安全宣传月”、“食品安全宣传月”等主题月,充分利用广播、班会、橱窗、黑板报、宣传栏,公开监督举报电话等多种方式,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并结合《辽宁省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核心知识手册》,通过集体诵读、快板、舞蹈、杯子歌等多种自行编导和创新演绎的形式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三是利用学校“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参观、参与学校食堂食品加工过程,让孩子体验餐饮劳动技巧,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市卫生健康委按照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分配的风险监测任务,组织开展了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和营养健康监测;对学校提供营养指导,倡导健康饮食理念;派出专家指导学校开展食源性疾病预防和营养健康知识教育,对学生开展均衡膳食和营养宣教;配合教育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营养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指导学校开展学生营养健康相关活动,引导合理搭配学生膳食。
感谢您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视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