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
关于沈阳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推进我市标准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工作提案(第232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4-03 来源: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王海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标准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工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及省《实施意见》精神,全面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以标准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等工作为抓手,引导带动企业标准化创新能力和标准化水平提升,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建立健全标准化政策体系

围绕规范标准化工作管理和监督,沈阳市先后制定出台地方标准、专业标委会、标准化试点、标准化专家、标准化建设资金等“五个管理办法”。2023年市政府印发《沈阳市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8项量化指标,部署8大方面23项任务。2024年会同市财政局印发《沈阳市标准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沈阳市标准化试点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夯实标准化制度基础。这些政策文件的发布,为标准化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推动了我市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实现全域标准化深度发展、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关键基础。

二、引导提升标准化能力水平

(一)强化标准监督与质量提升

一是推动市级企业标准监督检查工作。自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以来,每年对企业标准进行检查评价,下发通报组织区县局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针对性地开展培训,逐步提升企业标准质量。二是开展标准对标达标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每年从自我声明公开的企业标准中优选有较大提升价值的产品标准,委托专业技术机构对照相关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以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内标准,开展分析评估,向企业提出对技术内容合理性及标准文本编写规范性提升建议,推动企业制定实施更具竞争力的企业标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17年以来,累计对840项企业标准开展监督检查,引导236家企业完成对标达标,发布对标结果493个。

(二)引导企业参与标准提升行动

积极引导企业参与企业标准“领跑者”,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活动。2019年以来先后有沈阳香雪面粉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制定的23项企业标准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标准“领跑者”, 沈阳万佳宜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制定的19项企业标准被认定为辽宁省企业标准“领跑者”。沈鼓集团、沈阳机床、新松机器人等10家企业获得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证书,沈鼓集团获评辽宁省首家5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在2018年以来的三届“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比中,我市单位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三)推进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

2018年以来在高端装备制造、智造制造、医养结合、科技市场服务、现代农业等领域培育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44个,其中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10个,省级项目10个,市级试点24个。例如沈阳锡伯龙地创意农业产业有限公司通过开展市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标准化示范”,积累标准化经验,制定各类企业标准30余项,形成了以标准为牵引,集绿色水稻种植、特色农产品加工,“稻梦空间”、“冰天雪地”“稻梦小镇”等特色旅游项目为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基地,2022年“稻梦空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23年,被选为省级稻米产业融合发展标准化试点。

(四)推动标准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

组织开展标准创新型企业制度宣传、培训解答、发动培育,以及政策配套等工作。全市有41家企业完成标准创新型企业(初级)自评入库。我市推荐的新松、沈鼓、机床等3家企业均通过省局标准创新型企业(中级)认定。同时,将标准创新型企业项目纳入专项资金支持范围,进一步激励企业参与标准创新型企业工作的积极性。

截至目前,全市企事业单位累计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41项、国家标准3001项,主导制修订省级地方标准1041项,批准发布沈阳市地方标准147项,98家在沈社会组织发布团体标准444项,3692家企业通过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自我声明公开企业标准32351项。

三、加强标准化基础建设

(一)增强标准化技术支撑能力

积极推进国际、国家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在沈落户。2021年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机器人)落户沈阳,是全国50个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中仅有的两个落户东北地区的基地之一。2023年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通用技术集团沈阳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分别获批机器人、数控机床领域唯一国家标准验证点。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传感器分技术委员会(SAC/TC124/SC11),全国岩土力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05)先后获批在沈成立,在沈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数量达到36个,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之首。2024年沈阳化工研究院获准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农药命名技术委员会(ISO/TC81)秘书处工作,成为农业领域我国承担的首个国际秘书处,也是首个落户辽宁、沈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

(二)开展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率先构建了全国第一个以市政府名义建立的标准化专家库。目前沈阳市标准化专家库入库专家达425名,副高级以上职称专家占比超过91%。大力推行企业首席标准官制度,引导北方重工、三一重装等111家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设置层级化、体系化的标准化工作机构,聘任首席标准官等专兼职标准化人员346名,高素质的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三)推动标准制度型开放

搭建标准化创新平台,与在沈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召开合作推进国际标准转化率提升及国际标准创新交流座谈会,并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我市真空技术、变压器、铸造、风机、泵等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提升。每年组织开展国际标准化培训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向沈阳仪表院、东软集团等单位标准化专业人员讲授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途径方式、国际标准制定流程等知识技能,分享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经验,现场解答国际标准化工作问题,提高从业人员国际标准化工作能力和水平。

(四)营造标准化发展氛围

设立标准化宣传专项培训经费,充分利用“世界标准日”“质量月”“3·15”等时点,深入开展标准化“进企业”等“六进”宣传活动,围绕产业升级、质量安全、绿色低碳等领域广泛开展标准化知识普及和标准宣贯培训,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标准化、重视标准化、运用标准化的浓厚氛围。

四、下步工作计划

结合您在提案中提出的意见建议,我局将积极会同市有关部门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进一步深化标准化的理论研究、政策激励、人才培养、对外开放等工作,以高标准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标准”力量。

(一)持续推动标准创新引领

一是优化政府主导标准供给。聚焦“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核心功能定位,围绕重点产业集群、产业链,“两新”、标准提升工程重点领域,推动标准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支持鼓励我市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将科技创新成果、经验技术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结合地方特色,制定满足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沈阳地方标准。二是激发市场主体标准创新活力。持续推进团体标准组织综合绩效评价。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加强自身标准化能力建设,积极探索本行业的技术前沿、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制定本行业的标准发展规划,研制发布团体标准。引导企业争创企业标准“领跑者”,推动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创新型企业培育,鼓励企业瞄准国际、国内先进技术要求,声明公开更高质量的企业标准。三是推进标准对外开放。聚焦“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引导优势领域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在沈召开国际标准化会议,参与国际标准研制,承担中国标准外文版翻译工作,推动“沈阳标准”走出去。推进驻沈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所在领域国际标准转化工作。四是开展标准化决策理论研究。推动围绕标准化理论、标准化支持政策、产业标准体系、标准化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决策理论研究,全面提升标准化管理能力,为政策制定出台提供论证依据。

(二)持续推进标准实施监督

一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落实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开展“双随机”监督检查,不断提升标准质量水平。加大后处理工作力度,持续跟踪监督检查整改完成情况,加强指导帮扶,确保所有问题整改落实到位。二是推进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区县局、技术机构、持续抓好在建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切实提高项目建设水平,加大典型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力度。三是建立标准实施协同推进机制。加强标准实施工作的协调指导,及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推送强制性国家标准、“两新”工作重点标准等发布实施情况、权威解读资料,加强责任落实和技术保障,确保重要标准实施取得成效。

(三)持续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

一是强化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国际标准化培训,着力培养复合型、领军型国际标准化人才。针对企业、社会组织、政府部门标准化管理人员工作特点,分类开展不同侧重点的标准化培训。持续推进首席标准官制度实施,引导更多企业聘任首席标准官。二是加强标准化专家库建设。重新制定《沈阳市标准化专家库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入库专家复审工作,结合实际优化专家库专业结构,加强能力考评,建立专家“能进能出”的考核制度,提升专家库质量。三是推进专业技术组织建设。加强与国际、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沟通协调,推动各级各类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在沈设立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注册专家数量不断提升。支持和推动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机器人)、国家标准验证点(机器人、数控机床)创新发展,加强服务保障,围绕重点优势领域,培育新的创新基地和国家标准验证点项目。四是营造浓厚标准化发展氛围。充分整合各类优势媒体资源,采取多样化的传播推广形式,开展标准化科普宣传活动。制作标准化成效突出单位展播视频,宣传推广典型经验。

感谢您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官方微信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449号
 版权所有: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2101000095 辽ICP备19021314号 联系电话:024-24011114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