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关注关心知识产权工作,并提出了具体、中肯的建议。结合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我们对您的提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定了具体的措施,并扎实推进落实。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24年以来,我市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为契机,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建设。
一是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沈阳市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纳入地方立法计划。出台《沈阳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完成《专利侵权判定服务规范》等6项省、市地方标准立项。开展“亮剑护航”“铁拳”“剑网”“龙腾”等专项执法行动,办理商标类案件149件,专利类案件32件,版权类案件19件;公安系统破获刑事案件91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21名;检察机关办理刑事案件73件,公诉98人;沈阳海关查获侵权商品1916批、16956件。法院系统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558件。
二是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能力不断增强。沈阳保护中心获批生物医药预审领域。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实施意见》;启动“沈阳市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服务平台”;设立沈阳市知识产权仲裁与调解中心;建立公检法联席会议制度。发布《沈阳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指引》。打造“1+14+41”维权援助服务体系;开展“亲清会客厅”活动;深化“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创建“三机制+三模式”服务机制,为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问诊式”司法服务。承办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分会场启动仪式;举办大学生模拟法庭、青少年模拟仲裁等系列活动;发布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三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创新“1+3+6”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机制,成立沈阳市专利侵权纠纷裁决委员会,设立三个行政裁决庭,推动专利纠纷行政裁决权下放。设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大队;建设“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办公室”;完善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审判机制。建立沈阳知识产权法庭铁岭巡回审判点。高新区法院、检察院与东北大学共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及风险防控创新基地”。
四是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维护更加有力。建立完善我市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机制,建立海外维权数据库,建设海外维权专家库,设立海外维权援助工作站。发布海外知识产权预警信息28期,为重点企业出口产品量身定制专项预警分析报告。发挥司法审判作用,充分保护“京糯6”玉米、“望天红二号”辣椒等植物新品种权,有力维护国家种业安全。妥善处理涉新一代制冷剂技术专利侵权纠纷,保障国内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二、下步工作计划
结合您在提案中提出的意见建议,我局将积极会同市有关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重点,攻坚突破。
一是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将大力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培育工程,将知识产权人才纳入“兴沈英才计划”,创新企事业单位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建立“首席知识产权官”制度。加强人才专业化建设,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仲裁、调解、公证、运营等人才选聘、管理、激励机制,打造知识产权高端人才集聚地。
二是在服务机制方面,我们将以“双百双促”行动为总抓手,实施“服务百企、对接百所,促进转化、促进保护”攻坚战役,组建知识产权专家智库,开展“上门问诊+靶向开方”服务。要建立重点商标、重点出口企业等名录库,实行“一企一档”动态管理,加强日常监测预警,为企业量身定制知识产权风险防范服务。通过全周期服务、全要素供给,真正让企业把“知产”变“资产”,把“智本”变“资本”。
三是在营造氛围方面,我们将打造全新的知识产权生态体系,依托驻沈高校院所、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打造知识产权综合宣传矩阵。办好知识产权宣传周,举办知识产权高端讲堂、论坛沙龙等活动,让更多的创新主体了解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
此外,按照沈阳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的工作要求,我们还将在知识产权法治化建设、体制机制改革、跨地区跨部门协同保护等方面推进一系列扎实有力的工作举措。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市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一定能再上新台阶,有效助力我市新质生产力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