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
沈阳市“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事项清单(2020年第一版)
发布时间:2020-01-21 来源: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沈阳市“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事项清单

(2020年版第一版

序号

对应国家清单序号

主管部门

改革

事项

许可证件名称

设定依据

审批层级和部门

(含省委托授权)

改革方式

具体改革举措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

直接取消审批

审批改为备案

实行告知承诺

优化审批服务

1

1

商务部

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

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区县级商务部门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决定,暂时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关于“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的规定,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

1.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商务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建立信息共享专线,市场监管总局将对外贸易经营企业的登记注册信息和应商务部需求采集的其他信息及时推送至商务部等有关部门,海关总署将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备案信息等及时推送至商务部等有关部门。2.商务部指导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事中事后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对严重违法违规的企业要依法联合实施市场禁入措施。3.加强信用监管,建立经营主体信用记录,实施失信联合惩戒。4.支持行业协会发挥自律作用。

2

2

市农业农村局

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资格认定

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市级农业(农机)行政主管部门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决定,暂时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拖拉机回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的规定,取消审批。

1.修订拖拉机驾驶培训教材,在培训环节强化驾驶员安全教育。2.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推动拖拉机培训机构建立培训记录、提高培训水平。3.严把拖拉机驾驶证件考试关口,完善考试大纲、严肃考试纪律,确保持证人员掌握驾驶技能和安全法规知识。4.农业农村部门、公安机关依照法定职责加强对拖拉机的驾驶安全管理,依法查处违规驾驶行为.

3

4

公安部

典当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

典当业特种行业许可证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县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




暂时调整适用《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关于“典当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的规定,取消审批。

1.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省级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在实施“设立典当行及分支机构审批”后及时将有关信息推送至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及时将典当行及其分支机构纳入监管范围。2.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

4

6

住房城乡建设部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乙级资质认定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乙级资质证书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市级(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以“下放”的方式赋权自贸区各片区管委会实施)




暂时调整适用《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关于“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认定”的规定,取消审批。同时,各自由贸易试验区所在地设区的市范围内,在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不得再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提出资质方面要求。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公开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完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用体系,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状况,对失信主体加大抽查比例并开展联合惩戒。3.推广应用职业保险制度,增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有效保障委托方合法权益。

5

14

市场监管总局

食品经营许可(仅销售预包装食品)

食品经营许可证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决定,暂时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经营许可(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规定,将许可改为备案。

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决定,暂时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经营许可(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规定,将许可改为备案。改革后,企业销售预包装食品的经营活动,应持有营业执照并按要求进行备案。同进,将“食品经营备案(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纳入“多证合一”范围,在企业登记注册环节一并办理备案手续。

1.对备案企业加强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备案信息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备案企业是否经营预包装食品以外的其他食品,依法严厉打击违规经营活动。

2.将虚假备案、违规经营等信息记入企业食品安全信用记录。

3.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强化社会监督。

6

16

国家卫生健康委

诊所设置审批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设区的市、县级卫生健康部门




暂时调整适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关于“诊所设置审批”的规定,将诊所设置审批改为备案。改革后,诊所开展诊疗活动应持有营业执照并按要求进行备案。同时,取消设置诊所的规划限制。

1.建立健全诊所备案制度,及时将备案诊所纳入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未备案行为的监管。2.完善医疗服务监管信息系统,要求诊所将诊疗信息及时上传信息系统。3.加强监督管理,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发现问题依法严肃处理。4.将诊所执业状况记入诊所主要负责人个人诚信记录,强化信用约束。5.向社会公开诊所备案信息和医师、护士注册信息,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7

17

国家卫生健康委

诊所执业登记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设区的市、县级卫生健康部门




暂时调整适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关于“诊所执业登记”的规定,将诊所执业登记改为备案。改革后,诊所开展诊疗活动应持有营业执照并按要求进行备案。同时,取消设置诊所的规划限制。

1.建立健全诊所备案制度,及时将备案诊所纳入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未备案行为的监管。2.完善医疗服务监管信息系统,要求诊所将诊疗信息及时上传信息系统。3.加强监督管理,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发现问题依法严肃处理。4.将诊所执业状况记入诊所主要负责人个人诚信记录,强化信用约束。5.向社会公开诊所备案信息和医师、护士注册信息,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8

22

应急管理部

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内区级消防救援机构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决定,暂时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关于“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的规定,实行告知承诺:1.制定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并向社会公布,提供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2.当事人承诺符合消防安全标准并提供相关材料的,消防救援机构不再进行实质性审查,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投放举报多的场所实施重点监管。2.公众聚集场所发生造成人员死亡或重大社会影响的火灾,倒查使用管理方主体责任,依法严肃查处。3.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情况,对失信主体加大抽查比例并开展联合惩戒。

9

25

公安部

保安培训许可

保安培训许可证

《保安服务管理条例》

省级公安机关(初审委托市局)




1.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办保安培训许可证应具备的条件和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承诺符合条件并提交材料的,当场作出审批决定。2.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关人员无故意犯罪记录证明等材料。

1.加强对承诺内容真实性的核查,发现虚假承诺、承诺严重不实或者申请人未达到法定条件即开展经营活动的要依法处理。2.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及时处理投诉举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3.加强信用监管,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开信用记录,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10

26

公安部

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

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

县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




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办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应具备的条件和需提交的材料(包括房屋建筑、消防设备、出入口和通道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规定,具备必要的防盗安全设施)。申请人承诺符合条件并提交材料的,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加强对承诺内容真实性的核查,发现虚假承诺、承诺严重不实的要依法处理。2.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11

27

公安部

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

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证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印铸刻字业暂行管理规则》

设区的市、县级公安机关




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办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证应具备的条件和需提交的材料(包括申请登记表、像片、略图、名册)。申请人承诺符合条件并提交材料的,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加强对承诺内容真实性的核查,发现虚假承诺、承诺严重不实的要依法处理。2.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12

28

公安部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信息网络安全审核

批准文件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省、设区的市、县级公安机关




1.实行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2.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办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信息安全审核应具备的条件和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承诺符合条件并提交材料的,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合理确定抽查比例。2.加强信用监管,建立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13

30

财政部

中介机构从事代理记账业务审批

代理记账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县级以上财政部门




1.将中介机构从事代理记账业务审批权限下放至县级以上地方财政部门。2.对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应当具备的执业条件(包括企业依法成立、专职从业人员不少于3名、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不少于3年且为专职从业人员、有健全的代理记账业务内部规范)3.实行告知承诺,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4.2020年底前实现代理记账许可证书电子化。

1.对以告知承诺方式取得代理记账资格的中介机构,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全覆盖检查,加强对其承诺内容真实性的核查,发现虚假承诺或承诺严重不实的要依法处理。2.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并根据企业受到处罚情况、其他部门移交线索、群众举报等实施重点监管。3.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中介机构信用状况和违法中介机构名单,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14

31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设立、分立、合并、变更及终止审批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县级以上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对承诺将在规定期限内具备举办者培养目标、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形式、内部管理制度、资产来源、资金数额等条件的,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

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许可机关依法对劳务派遣单位提交的年度经营情况报告进行核验,并将核验结果和监督情况载入企业信用记录。

15

32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经营性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设立、分立、合并、变更、终止审批

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市人社局




对承诺将在规定期限内具备机构负责人、师资和管理人员、经费保障、教学场所和设备、管理制度等条件的,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严格依法查处,并公开查处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信用状况,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16

33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

县级以上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有关单位承诺已具备明确的章程和管理制度、开展业务必备的固定场所和办公设施、一定数量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等条件的,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信用状况,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17

38

住房城乡建设部

建筑业企业资质认定(施工总承包部分三级、专业承包部分三级、预拌混凝土、模板脚手架专业承包、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护企业资质)

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设区的市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




申请人承诺已经具备许可条件的,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发现企业不符合承诺条件开展经营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撤销许可证件。2.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在建工程项目实施重点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公开结果。3.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18

39

住房城乡建设部

建筑业企业资质认定(施工总承包部分二级、部分三级,专业承包部分一级、部分二级、部分三级,特种工程专业承包)

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市级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以“下放”的方式赋权自贸区各片区管委会实施)




申请人承诺已经具备许可条件的,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发现企业不符合承诺条件开展经营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撤销许可证件。2.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在建工程项目实施重点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公开结果。3.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19

40

住房城乡建设部

建设工程勘察企业资质认定(乙级及以下、劳务)

工程勘察资质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市级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以“下放”的方式赋权自贸区各片区管委会实施)




申请人承诺已经具备许可条件的,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发现企业不符合承诺条件开展经营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撤销许可证件。2.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在建工程项目实施重点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公开结果。3.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20

41

住房城乡建设部

建设工程设计企业资质认定(部分乙级及以下)

工程设计资质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市级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以“下放”的方式赋权自贸区各片区管委会实施)




申请人承诺已经具备许可条件的,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发现企业不符合承诺条件开展经营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撤销许可证件。2.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在建工程项目实施重点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公开结果。3.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21

43

住房城乡建设部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认定(专业乙级、丙级、事务所)

工程监理资质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市级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以“下放”的方式赋权自贸区各片区管委会实施)




申请人承诺已经具备许可条件的,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发现企业不符合承诺条件开展经营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撤销许可证件。2、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在建工程项目实施重点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公开结果。9.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22

44

住房城乡建设部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发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市级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以“下放”的方式赋权自贸区各片区管委会实施)




申请人承诺已经具备许可条件的,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发现企业不符合承诺条件开展经营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撤销许可证件。2.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造成事故的,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23

4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从事生活垃圾(含粪便)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证核发

从事生活垃圾(含粪便)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县级以上地方住房城乡建设(环境卫生)部门




申请人承诺已经具备许可条件的,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发现企业不符合承诺条件开展经营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撤销许可证件。2.构建生活垃圾全过程监管体系,强化日常监管。3.推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信息公开。

24

49

交通运输部

公路工程专业丙级监理资质认定

交通建设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等级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省级交通运输部门(承接省政府第一批下放事项)




对公路工程监理企业取得丙级资质应当具备的条件和技术能力(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实行告知承诺,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对通过告知承诺方式取得资质认定的企业,加强对其承诺内容真实性的核查,发现虚假承诺或者承诺严重不实的要依法处理。2.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3.加强互联网+监管,强化对企业投标及履约行为的监管。4.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公路工程监理企业信用状况,拓展信用评价结果应用范围,实行失信联合惩戒。5.公开企业承诺内容,加强社会监督。6.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7.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25

50

交通运输部

道路货运经营许可

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县级交通运输部门




1.对道路货物运输申请人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管理制度、人员及车辆等)实行告知承诺。2.对申请人尚不具备经营许可条件但承诺领证后一定期限内具备的,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3.申请人履行承诺、达到经营许可条件并按要求提交材料后,方可开展经营。

1.强化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之间登记许可信息共享。2.在实施许可后一定时期内加强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承诺条件开展经营的要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依法撤销许可证件。3.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26

51

交通运输部

道路旅客运输站经营许可

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县级交通运输部门




对申请人提交申请表、客运站竣工验收证明和站级验收证明、拟招聘的专业人员及管理人员身份证件和专业证书、负责人身份证件、业务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文本等材料,并承诺已具备经营许可条件的,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强化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之间的登记许可信息共享。2.向社会公开承诺内容,加强社会监督。3.在实施许可后一定时期内加强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承诺条件开展经营的要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依法撤销许可证件。

27

54

农业农村部

生鲜乳准运证明核发

生鲜乳准运证明

《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




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办生鲜乳准运证明应具备的条件和需提交的材料(包括车辆行驶证复印件及车辆照片、车辆贮奶罐合格证明材料、车辆所有者身份证明和驾驶员、押运员身份证及健康证).申请人承诺符合条件并提交材料的,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加强对生鲜乳运输车辆的监管,将车辆全部纳入监管监测信息系统,实时掌握运营情况。

28

55

农业农村部

兽药经营许可证核发(非兽用生物制品类)

兽药经营许可证

《兽药管理条例》

设区的市、县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办兽药经营许可证应具备的条件和需提交的材料,申请人承诺符合条件并提交材料的,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对以告知承诺方式取行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加强对其承诺内容真实性的核查,发现虚假承诺或承诺严重不实的要依法处理。2.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风险等级高、投诉举报多的企业增加抽检数量和频次,实施重点监管。

29

56

农业农村部

动物诊疗许可证核发

动物诊疗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县级以上地方畜牧兽医主管部门




对动物诊疗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和技术能力(包括面积、选址、布局、设施设备、制度、人员要求等)实行告知承诺,申请人承诺符合条件并提交材料的,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

2.对以告知承诺方式取得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加强对其承诺内容真实性的核查,发现虚假承诺或承诺严重不实的依法处理。

  

30

57

商务部

从事拍卖业务许可

拍卖经营批准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

省级商务部门(委托下放)




1.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法定代表人证明材料。2.对申请从事拍卖业务应当具备的条件和能力(法人资格、注册资本、固定场所、拟聘任拍卖师和相应管理制度等要求)实行告知承诺,发证前不再进行实质性审查,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统一归集企业信用信息,依法进行公示。2.完善拍卖企业年度核查制度。3.密切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加强跨部门监管。4.支持行业协会发挥自律作用。

31

58

文化和旅游部

旅行社设立许可

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行社条例》

省、设区的市级文化和旅游部门




1.有关单位承诺已具备经营场所、营业设施、注册资本、经营管理人员和导游等许可条件,并承诺按时缴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的,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2.网上办理审批业务并在网上公布审批程序、受理条件和办理标准。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出租、出借、转让业务经营许可证等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32

59

国家卫生健康委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

卫生许可证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设区的市、县级卫生健康部门




对申办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应当具备的条件(空气、水质、采光、照明、噪音、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等符合卫生标准)实行告知承诺,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卫生状况存在严重问题的公共场所信息。3.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33

61

市场监管总局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申请和审批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委托下放市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1.出台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告知承诺管理办法。2.对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和技术能力(包括人员、设备设施、环境、能力项目等)实行告知承诺,发证前不再进行现场审查,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社会关注度高、风险等级高、投诉举报多的领域实施重点监管。10对以告知承诺方式取得资质认定的机构,发现虚假承诺或者承诺严重不实的要依法处理。3.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检验检测机构信用状况,对失信主体加大抽查比例并开展联合惩戒。

34

63

市场监管总局

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核发

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

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委托下放设区的市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1根据行业发展状况和技术特点,全面梳理现在审批领域,及时修订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明确食品相关产品发证范围。2.对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的生产条件、检验手段、技术文件、质量管理制度、责任制度、产品检验报告等实行告知承诺,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对通过告知承诺取得许可证(包括许可范围变更)的企业开展例行检查,发现虚假承诺或者承诺严重不实的要依法处理。2.对许可有效期届满延期换证的企业,在日常监管中核查承诺情况。

35

64

国家新闻出版署

从事包装装潢印刷品和(不含商标、票据、保密印刷)印刷经营活动企业(不含外资企业)的设立、变更审批。

印刷经营许可证

《印刷业管理条例》

设区的市级新闻出版部门




1.公布告知承诺示范文本,一次性告知审批跳皮筋和所需材料。申请人承诺已具备章程、确定的业务范围和适应业务需要的固定生产经营场所、设备、资金、组组机构、人员、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等条件的,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2.取消“经营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业务的企业必须具备2台以上最近10年生产的胶印、凹印、柔印、丝印等及后序加工设备”的规定。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发现企业不符合承诺条件开展经营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撤销许可证件。3.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36

65

国家新闻出版署

音像制作单位设立、变更审批

音像制品制作许可证

《音像制品管理条例》

省委托设区的市级新闻出版部门




1.明确设立条件、变更项目,公布承诺事项清单。2有关单位承诺已具备人员、场所、技术和设备等条件的,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依法查处年度核验过程中存在的岗位培训、委托制作、统计制度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3.对问题企业按期进行通报并列入黑名单。

37

66

国家新闻出版署

电子出版物制作单位设立、变更审批

电子出版物制作许可证

《音像制品管理条例》

省委托设区的市级新闻出版部门




1.明确设立条件、变更项目,公布承诺事项清单。2有关单位承诺已具备人员、场所、技术和设备等条件的,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依法查处年度核验过程中存在的岗位培训、委托制作、统计制度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3.对问题企业按期进行通报并列入黑名单。

38

67

国家新闻出版署

出版物零售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审批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出版管理条例》

县级新闻出版部门




公布告知承诺书示范文本,一次性告知审批条件和所需材料。申请人承诺已完成登记注册且已具备经营含出版物零售业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等条件的,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发现企业不符合承诺条件开展经营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撤销许可证件。3.依法及时处理投放举报。

39

68

国家林草局

林草种子(普通)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

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县级以上地方林草部门




1.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编制告知承诺工作规程,完善办事指南。2.人承诺已具备相应场所、人员、设施设备、技术能力等条件的,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制定核查办法,明确核查时间、标准、方式,优化现场检查程序。3.加强信用监管,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开。

40

71

国家药监局

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省级药监部门(以“委托下放”的方式赋权自贸区各片区管委会实施)




对申请人承诺已经具备相关证明文件、资格证书、管理制度、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等条件的,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对通过告知承诺取得资格认定的机构,加强对其承诺真实性的核查,发现虚假承诺或者承诺严重不实的要依法处理。2.加强网络监测,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查处。3.向社会公开资格证书信息,加强社会监督。

41

72

国家药监局

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

省级市场监管部门(以“委托下放”的方式赋权自贸区各片区管委会实施)




对申请人承诺已经具备相关证明文件、资格证书、管理制度、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等条件的,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对通过告知承诺取得资格认定的机构,加强对其承诺真实性的核查,发现虚假承诺或者承诺严重不实的要依法处理。2.加强网络监测,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查处。3.向社会公开资格证书信息,加强社会监督。

42

75

国家电影局

电影放映单位设立审批

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电影管理条例》

县级电影主管部门




1.出台电影放映单位设立告知承诺管理办法。2有关单位承诺已具备人员、场所、技术和设备等条件的,经形式审查后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畅通投诉举报渠道。2.对以告知承诺方式取得电影放映许可证的单位,加强对承诺内容真实性的核查,发现虚假承诺或者承诺严重不实的要及时依法处理。3.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43

83

教育部

实施中等及中等以下学历教育、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其他文化教育的学校设立、变更和终止审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县级以上地方教育部门




1.在会组织申请筹设或正式设立营利性民办学校时,不再要求提交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该社会组织近2年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结果等材料。2.在民办学校举办者再次申请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时,不再要求提交近2年年度检查的证明材料和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学校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结果。3.将营利性民办学校申请许可证到期延续和样长变更的审批时限均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5个工作日。4.对民办学校申请许可证到期延续的,若许可条件基本不变且无违法违规或失信记录,在各学段原有许可证期限基础上延长1年有效期。5.每半年1次公布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利性民办学校存量情况。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定期进行抽查检查,加强对民办学校的过程性指导,加大对违法违规办学行为的查处力度。2.推进民办教育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将民办学校的法人登记信息、行政许可信息、年度检查信息、监督检查结果、行政处罚信息向社会公示,强化信用约束。3.建立违规失信惩戒机制,将违规办学的学校及其举办者和负责人纳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开,并对其今后在民办教育领域的许可申请实施重点监管。4.健全联合执法机制,通过跨部门的实时数据对接和信息共享,实时掌握民办教育领域出现的新业态、新模式,对苗头性问题联合研判,积极应对。

44

104

公安部

保安服务公司设立许可

保安服务许可证

《保安服务管理条例》

省级公安机关(初审委托市局)




1.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关人员工作经验证明和无故意犯罪记录证明等材料。2.将审批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减至20个工作日。3.制定公布办事指南,推广网上办理。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及时处理投诉举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2.加强信用监管,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开信用记录,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45

105

公安部

爆破作业单位许可

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省、设区的市级公安机关




不再要求申请者提供爆破作业业绩证明、技术负责人从业经历证明、从业人员资格证明等材料。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2.利用技术手段开展检查,发现不符合资质条件规定的要依法处理。(备注:非营业性在区县级办理,营业性在省级办理)

46

111

民政部

建设殡仪馆、火葬场、殡仪服务站、骨灰堂、经营性公墓审批

建设经营性公墓设立许可

《殡葬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25号)第八条

省、设区的市、县级民政部门;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




1.完善殡葬设施规划,通过规划对殡葬设施进行总量控制。2.加快殡葬信息化建设,推动实现审批全程网上办理。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完善殡葬服务企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增强监管效能。2.强化公墓年检制度,对违规建设经营行为完善处罚机制和措施。3.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

47

114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设立技工学校审批

办学许可证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以“下放”的方式赋权自贸区各片区管委会实施)




1.实现全程网上办理。2.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在登记注册等环节已经提交过的材料。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2.通过检查考核或投诉举报件专查等方式,进行有效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

48

117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劳务派遣行政许可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县级以上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1.有条件的地区将省、设区的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审批权限下放至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2.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3.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材料。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

2.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劳务派遣企业信用状况,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49

131

自然资源部

探矿权新立、变更、延续、保留和注销登记

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

省级自然资源部门(市级、县级自然资源部门初审)




积极探索采取委托等方式,将探矿权变更、延续、保留、注销等事项等审批权限下放至设区的市级自然资源部门。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违法违规探矿的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利用有关信息系统实现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等,加强对探矿权人行为的监管。

50

132

自然资源部

采矿权新立、延续、变更登记发证与注销登记

采矿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

县级以上地方自然资源部门




按照有关授权,将省级自然资源部门负责的部分矿产采矿权延续、变更、注销登记等事项的审批权限下放至设区的市、县级自然资源部门。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违法违规采矿的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
2.利用有关信息系统实现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等,加强对采矿权人行为的监管。

51

144

生态环境部

医疗使用Ⅰ类放射源,制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用放射性药物自用,销售、使用Ⅱ、Ⅲ、Ⅳ、Ⅴ类放射源,生产、销售和使用Ⅱ、Ⅲ类射线装置的单位的辐射安全许可证核发

辐射安全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省、县级生态环境部门




暂时调整适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中关于审批权限的规定,将使用Ⅳ、Ⅴ类放射源和生产、销售、使用Ⅲ类射线装置等环评登记备案表项目相应的辐射安全许可证(不含销售Ⅰ类)审批权限下放至各县级生态环境部门。

1.制定出台有关技术导则、操作标准、技术程序,进一步规范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审批及监管工作。2.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问题要严格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3.加强对有关生态环境部门人员的培训,提升监管能力。

52

147

生态环境部

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核发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以下审批材料: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设备经卫生消防等部门验收合格的证明文件;复印件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意见复印件;消防部门证明材料;公安机关证明材料;经营安全生产评估报告及备案证明材料;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危险废物运输车辆运营证、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和押运员证复印件。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合理确定抽查比例2。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依法及时处理有关投诉举报,并公开结果3.要求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定期报告有关经营活动情况,将违规经营情况纳入企业信用记录。

53

148

生态环境部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企业资格审批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资格许可证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

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所在地生态环境部门出具的经营期间守法证明和监督性监测报告及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消防和安全验收的证明材料。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合理确定抽查比例2.对失信主体强化信用约束,依法查处违规经营等行为并记入信用记录,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开。3.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54

151

生态环境部

排污许可

排污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县、区级以上的地方生态环境部门




通过建设项目行业特征表实现有关信息系统的衔接,推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再要求企业重复填报有关信息。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法查处无证排污行为和未按证排污行为。2.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反映问题多的排污单位实施重点监管。3.加强信用监管,将企业环境信用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开信用信息,并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55

153

住房城乡建设部

房地产开发企业二级资质核定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县级以上地方住房城乡建设部门




1.精简申报材料,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法定代表人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文件、身份证及专业管理人员劳动合同、上一年度财务报告、近三年房地产开发统计年报基层表、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及在建项目进度说明等。对于能与登记注册、社会保险缴纳实行共享的信息,不再要求企业重复提供。2.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平台身份认证、数据共享、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基础支撑,按照“一网通办”要求办理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核定工作,全面实行电子化评审。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公开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3.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56

154

住房城乡建设部

房地产开发企业三级资质核定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县级以上地方住房城乡建设部门




1.精简申报材料,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法定代表人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文件、身份证及专业管理人员劳动合同、上一年度财务报告、近三年房地产开发统计年报基层表、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及在建项目进度说明等。对于能与登记注册、社会保险缴纳实行共享的信息,不再要求企业重复提供。2.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平台身份认证、数据共享、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基础支撑,按照“一网通办”要求办理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核定工作,全面实行电子化评审。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公开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3.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57

155

住房城乡建设部

房地产开发企业四级资质核定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县级以上地方住房城乡建设部门




1.精简申报材料,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法定代表人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文件、身份证及专业管理人员劳动合同、上一年度财务报告、近三年房地产开发统计年报基层表、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及在建项目进度说明等。对于能与登记注册、社会保险缴纳实行共享的信息,不再要求企业重复提供。2.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平台身份认证、数据共享、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基础支撑,按照“一网通办”要求办理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核定工作,全面实行电子化评审。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公开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3.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58

160

住房城乡建设部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工资质核准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以“下放”的方式赋权自贸区各片区管委会实施)




1.实行电子化申报和审批。2.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人员身份证明、社保证明、资质资格证书等材料。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公开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信用状况,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59

161

住房城乡建设部

燃气经营许可证核发

燃气经营许可证

《城市燃气管理条例》

除新民、辽中、法库、康平外在市级

  




1.实行电子化申报和审批。2.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人员身份证、社保证明、资质资格证书等材料。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通过信息公示、抽查、抽验等方式,综合运用提醒、约谈、告诫等手段,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公示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60

162

交通运输部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许可

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市、县级交通运输部门




1.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身份证复印件、经营场所使用权证明复印件。2.加强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信息共享,在线获取并核验营业执照、安全驾驶经历等信息。3.将审批时限由15个工作日压减至10个工作日。

1.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强化对驾驶培训机构和教练员的信用监管。2.加强与公安机关的信息共享,实施跨部门联合监管。3.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61

184

交通运输部

公路养护作业单位资质审批

公路养护作业资质证书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省、市级交通运输部门




1.统一资质许可标准,打破公路养护作业单位资质地域限制,实现公路养护作业单位资质全国通用。2.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并在网上公布审批条件、办理程序和审查要点。3.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等材料,在线获取营业执照信息。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通过“互联网+监管”,加强对企业投标及履约行为的监管。3.加强信用监管,拓展信用评价结果应用范围,实行失信联合惩戒。

62

186

交通运输部

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许可

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设区的市、县级交通运输部门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企业章程,现有营运客车行驶证、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结论、客车类型等级评定证明,已聘用或者拟聘用驾驶人员的3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证明等材料。

1.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2.加强社会监督,向社会公开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的运输服务质量承诺,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3.加强对道路旅客运输活动的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

63

187

交通运输部

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许可

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设区的市级交通运输部门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等材料。

1.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实施跨部门联合监管,强化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全过程安全管理。2.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64

188

交通运输部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

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

设区的市级交通运输部门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等材料。

1.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实施跨部门联合监管,强化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全过程安全管理。2.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65

190

交通运输部

出租汽车经营许可

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直辖市、设区的市、县级交通运输部门或者人民政府指定的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




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5个工作日。

1.开展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测评,建立出租汽车经营者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开信用记录,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2.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3.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66

191

交通运输部

出租汽车车辆运营证核发

道路运输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直辖市、设区的市、县级交通运输部门或者人民政府指定的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




对开展出租汽车技术等级评定的地区,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技术等级评定相关材料,直接向检测机构获取车辆技术等级评定信息。

1.开展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测评,建立出租汽车经营者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开信用记录,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2.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3.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67

195

水利部

河道采砂许可

河道采砂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市和区、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




1.加强河道采砂规划编制审批,实行年度采量控制,及时向社会公布可采区、可采期、可采量。2.对公益性采砂减少审批环节,对符合相关工程建设项目程序的,不再同时开展河道采砂行政许可。3.采取灵活的许可实施方式,各地可结合实际,采取招标、统一经营等方式实施许可。

1.出台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现场监管要求。2.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四不两直”暗访,加强对采砂情况的监督检查。3.加强信用监管,完善河道采砂业主黑名单制度,采取限制惩戒措施。

68

197

水利部

取水许可

取水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

市和区、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




1.推进区域规划水资源论证,明确区域用水总量管控目标、存量及准入条件,每年公布存量情况和申请企业排序情况。2.按国务院统一部署,推广取水许可电子许可证,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3.简化优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要求,实行报告表、报告书分类管理,对取水量较小、用水工艺简单且取退水影响小的项目推行报告表管理。4.简化技术审查环节,细化明确报告书技术审查标准,报告书技术审查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减至20个工作日。对报告表实行备案承诺制,不再组织技术审查,由水利部门直接审核。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取水单位和个人取用水、有关技术单位编制报告中存在违法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向社会公开。2.加强信用监管,将取水单位和个人的相关违法信息纳入社会征信体系,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69

198

农业农村部

生鲜乳收购站许可

生鲜乳收购许可证

《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县级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




承诺时限由20个工作日减为10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分开结果。

2.加强对生鲜乳收购站的监管,将其全部纳入监管监测信息系统,实时掌握收购、运营情况。

70

199

农业农村部

农作物种子、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

农作物种子、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县级以上地方农业农村部门




1.实现申请、审批网上办理。
2.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等材料,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根据风险程度,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对风险等级高的领域、投诉举报多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2.强化社会监督,依法及时处理举报、投诉问题,调查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

71

213

农业农村部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县级以上地方农业农村部门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等材料,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根据风险程度,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对风险等级高的领域、投诉举报多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2.强化社会监督,依法及时处理举报、投诉问题,调查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

72

214

农业农村部

蜂种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

蜂种生产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县级以上地方林草部门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等材料,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根据风险程度,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对风险等级高的领域、投诉举报多的企业实行重点监管。2.强化社会监督,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调查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

73

215

农业农村部

蚕种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

蚕种生产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设区市、县级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等材料,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根据风险程度,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对风险等级高的领域、投诉举报多的企业实行重点监管。2.强化社会监督,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调查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

74

222

农业农村部

农药经营许可

农药经营许可证

《农药管理条例》

设区市、县级农业农村
部门




1.实现申请、审批网上办理。2.不再要求申请人同时提供申请材料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加强行业监测,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将风险隐患、投诉举报较多的企业列入重点监管对象。3.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农药经营口企业信用状况,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75

223

农业农村部

肥料登记

肥料登记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农业农村部;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设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1.在肥料首次登记和变更登记时,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肥料产品登记申请单。2.在续展登记时,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肥料产品登记申请单和加盖申请人公章的肥料登记证复印件。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加强行业监测,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将风险隐患、投诉举报较多的企业列入重点监管对象。3.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农药经营口企业信用状况,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76

224

农业农村部

从事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的企业审批

饲料生产许可证、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省级、设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人员资质证明、营业执照等材料。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根据不同风险程度、信用水平,科学确定监督抽查比例,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2.针对行业突出问题和重大风险点,开展饲料质量安全风险预警监测,及时发现隐患并处置。3.强化社会监督,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77

225

农业农村部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核发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县级以上地方农业农村部门




1.实现申请、审批网上办理。2.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减少至15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针对行业突出问题和重大风险点,开展安全风险预警监测,及时发现隐患并处置。3.强化社会监督,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78

226

农业农村部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审查

生猪定点屠宰证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清单及相关证明材料。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根据不同风险程度、信用水平,科学确定监督抽查比例。2.强化社会监督,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3.加强行为监测,针对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和突出风险开展专项行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79

227

农业农村部

采集、出售、收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农业类)审批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许可证,出售、收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许可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省级、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等材料,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3.对风险等级较高、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4.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80

233

农业农村部

兽药经营许可证核发(生物制品类)

兽药经营许可证

《兽药管理条例》

市、县级人民政府畜牧
兽医行政主
管部门




1.实现申请、审批网上办理,提高服务便民化水平。2.将审批时限由30个工作日减少至25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风险等级高、投诉举报多的企业增加抽检数量和频次,实施重点监管。2.强化社会监督,依法及时处理举报、投诉问题,调查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

81

235

农业农村部

水产苗种进出口审批

水产苗种进出口审批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省级、市
级渔业行
政主管部




1.实现全国一网通办,承诺申请人“最多跑一次”。2.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等材料,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2.对风险等级较高、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3.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并记入企业信用档案。

82

236

农业农村部

渔业捕捞许可证审批

渔业捕捞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县级以上农业农村(渔业)部门




1.实现全国一网通办。2.对能够通过有关信息系统或者部门间信息共享核查的证明材料,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及时公布查处结果。2.强化社会监督,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调查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

83

240

农业农村部

水域滩涂养殖证的审核

水域滩涂养殖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1.实现全国一网通办,承诺申请人“最多跑一次”。2.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等材料,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2.对风险等级较高、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3.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并记入企业信用档案。

84

241

农业农村部

水产苗种(不含原、良种)生产审批

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设区的市、县级农业农村(渔业)部门




1.实现全国一网通办,申请人“最多跑一次”。2.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等材料,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2.对风险等级较高、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3.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并记入企业信用档案。

85

242

农业农村部

水产原、良种场的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核发

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市级渔业行
政主管部门




1.实现全国一网通办,申请人“最多跑一次”。
2.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等材料,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2.对风险等级较高、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3.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并记入企业信用档案。

86

247

商务部

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审批

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省级商务部门(委托下放)




1.暂时调整适用《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中关于审批权限的规定,将审批权限由省级商务部门下放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2.取消申请企业提交成品油供应渠道法律文件相关要求。

1.严格做好成品油零售经营企业年度检查,重点关注企业经营中质量、计量、消防、安全、环保等方面情况。2.配合相关安全职能部门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成品油零售经营企业安全管理专项检查.3.完善成品油零售经营主体和零售网点信息系统,指导企业做好信息报送和变更。4.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87

249

商务部

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核准

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

区县商务部门(下放)




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减至15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支持行业协会发挥自律作用。

88

250

文化和旅游部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含港、澳投资)设立审批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县级以上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门




1.取消总量限制和布局要求。2.取消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计算机数量限制。3.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资金信用证明等材料。4.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3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2.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89

251

文化和旅游部

游艺娱乐场所设立审批

娱乐经营许可证

《娱乐场所管理条例》

县级文化和旅游部门




1.取消总量限制和布局要求。2.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3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2.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90

252

文化和旅游部

歌舞娱乐场所设立审批

娱乐经营许可证

《娱乐场所管理条例》

县级文化和旅游部门




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3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2.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91

253

文化和旅游部

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的娱乐场所设立审批

娱乐经营许可证

《娱乐场所管理条例》

省级文化和旅游部门(下放至市级)




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3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2.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92

257

文化和旅游部

文艺表演团体设立审批

营业性演出许可证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县级文化和旅游部门




1.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2.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3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2.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93

259

文化和旅游部

港、澳地区投资者在内地投资设立合资、合作、独资经营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审批

营业性演出许可证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级文化和旅游部门




1.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2.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0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2.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94

260

文化和旅游部

台湾地区投资者在大陆投资设立合资、合作经营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审批

营业性演出许可证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级文化和旅游部门




1.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2.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0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2.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95

262

文化和旅游部

港、澳地区投资者在内地投资设立合资、合作、独资经营的演出经纪机构的审批

营业性演出许可证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委托下放)




1.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2.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5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2.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96

263

文化和旅游部

台湾地区投资者在大陆投资设立合资、合作经营的演出经纪机构的审批

营业性演出许可证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委托下放)




1.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2.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5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2.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97

268

文化和旅游部

外商投资旅行社业务许可

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旅行社条例》

级文化和旅游部门




1.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2.网上公布审批程序、受理条件、办理标准,公开办理进度。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出租、出借、转让业务经营许可证等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98

270

国家卫生健康委

饮用水供水单位卫生许可

卫生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设区的市、县级卫生健康部门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合格证明。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饮用水供水单位信用状况,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99

271

国家卫生健康委

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审批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设区的市级卫生健康部门




1.推动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并在网上公开办理进度。2.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4个工作日。3.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对违法宣传疗效、非法添加违禁物质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3.加强“互联网+监管”,开展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

100

272

国家卫生健康委

个人剂量监测、放射防护器材和含放射性产品检测、医疗机构放射性危害评价等技术服务机构认定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省、设区的市级卫生健康部门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单位简介、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目录等材料。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101

273

国家卫生健康委

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

放射诊疗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设区的市、县级卫生健康部门




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0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102

274

国家卫生健康委

设置戒毒医疗机构或者医疗机构从事戒毒治疗业务许可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备注“戒毒医疗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设区的市级卫生健康部门




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5个工作日。

1.对医疗机构开展定期校验,对医疗机构的戒毒治疗活动加强监督,发现问题的要及时依法处理。2.加强对戒毒诊疗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管理。

103

275

国家卫生健康委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设立许可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设区的市、县级卫生健康部门




取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设置审查环节,有关机构直接申请办理执业许可。

1.加强监督管理,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状况记入信用记录并向社会公布。3.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104

276

国家卫生健康委

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许可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

设区的市、县级卫生健康部门




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3年有效期满需重新办理审批手续,改为每31次对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校验。

1.加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质量控制。2.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3.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信用状况。4.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5.加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行业自律。

105

279

国家卫生健康委

医疗机构(不含诊所)设置审批

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设区的市、县级卫生健康部门




按照国务院卫生健康部门的规定,对部分医疗机构取消设置审批环节,将其整合至执业登记环节一并办理。

1.对医疗机构开展定期校验,加强对医疗机构执业活动的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组织开展医疗机构评审。3.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106

280

国家卫生健康委

医疗机构(不含诊所)执业登记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设区的市、县级卫生健康部门




1.取消医疗机构验资证明。2.实现医疗机构电子化注册登记。

1.对医疗机构开展定期校验,加强对医疗机构执业活动的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组织开展医疗机构评审。3.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107

284

国家卫生健康委

血站(除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外)设立及执业审批

血站执业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省级卫生健康部门(以“下放”的方式赋权自贸区各片区管委会实施)




1.实现网上提交申请材料。2.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5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3.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108

288

国家卫生健康委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许可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设区的市级卫生健康部门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1.严格执行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采购、处方开具、临床合理使用、回收、销毁等各项规定,发现问题的及时依法处理。2.实时统计和跟踪药品使用情况,掌握印鉴卡管理状态,实现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全程闭环管理。

109

292

应急管理部

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发

安全生产许可证(非煤矿山)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省级应急管理部门(以“下放”的方式赋权自贸区各片区管委全实施)




1.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2.不再要求地质勘探意念提供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不再要求从事爆破作业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地质勘查和采掘施工单位提供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复印件。

1.强化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作为发包单位的主体责任,同发包单位将陆上石油天然气钻井、物探、测井、录井、井下作业、油建企业纳入统一管理。2.加强信用监管,健全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110

295

应急管理部

烟花爆竹经营(批发)许可证核发

烟花爆竹经营(批发)许可证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设区的市级应急管理部门




1.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2.将审批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减至20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查重处并公开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烟花爆竹经营(批发)企业信用状况,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111

296

应急管理部

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核发

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县级应急管理部门




1.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2.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5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查重处并公开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烟花爆竹经营(零售)企业信用状况,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112

299

应急管理部

危险化学品生产全生产许可证

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应急部;省、设区的市级应急管理部门(以“下放”的方式赋权自贸区各片区管委会实施)




1.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2.将审批时限由45个工作日压减至30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查重处并公开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信用状况,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113

300

应急管理部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核发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设区的市、县级应急管理部门




1.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2.将审批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减至20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查重处并公开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信用状况,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114

301

应急管理部

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核发

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设区的市级应急管理部门




1.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2.将审批时限由45个工作日压减至30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查重处并公开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信用状况,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115

302

应急管理部

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意见书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应急管理部;省、设区的市级应急管理部门(以“下放”的方式赋权自贸区各片区管委会实施)




1.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2.将审批时限由45个工作日压减至30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查重处并公开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116

308

中国人民银行

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支库业务审批

代理支库业务资格证书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业管理部初审,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审批




1.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5个工作日。2.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复印件。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将代理支库业务检查纳入综合执法检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2.制定代理国库(包括代理支库)业务违规处罚标准。3.推广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应用。

117

310

中国人民银行

黄金及其制品进出口审批

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准许证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业管理部初审,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审批




1.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2.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等材料。

实施“互联网+监督”,对接有关信息平台进行有效监管。

118

325

市场监管总局

广告发布登记

关于准予广告发布登记的通知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管部门




1.推动实现广告发布登记申请、审批等全程网上办理。2.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广告业务机构证明文件及负责人任命文件、广告从业人员和广告审查人员证明文件、场所使用证明等材料。

1.加大广告监测力度,发现广告发布机构发布虚假违法广告要依法查处。2.加强协同监管,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广告发布机构监管工作。

119

326

市场监管总局

承担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任务

计量授权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




1.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并将审批信息系统一归集至有关数据平台。2.取消计量标准考核证书、计量检定或校准人员能力证明等申请材料。3.对变更法定代表人、授权签字人或计量规程等无需现场审查的事项,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自愿承诺符合相关要坟,审批部门对承诺内容进行形式审查后办理。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对通过投诉举报等渠道反映问题多的机构实施重点监管。3.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信用状况,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120

327

市场监管总局

食品经营许可(除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外)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管部门




1.餐饮服务经营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不需要申请在许可证上标注销售类食品经营项目。2.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等材料。

1.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严查重处并公开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食品经营企业信用状况,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121

328

市场监管总局

食品生产许可

食品生产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管部门




1.除特殊食品(包括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外,将审批权限由市级市场监管部门下放至县级市场监管部门。2.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3.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文本等材料。4.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0个工作日。

1.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查重处并公开结果。2.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食品生产企业信用状况,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122

329

市场监管总局

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

食品生产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管部门




1.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2.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文本等材料。3.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0个工作日。

1.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加强监管。2.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查重处并公开结果。3.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信用状况,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123

332

市场监管总局

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

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市场监管总局;省、市级市场监管部门(以“委托下放”的方式赋权自贸区各片区管委会实施)




1.将申请资料简化为许可申请书,不再将型式试验和监督检验作为审批前置条件。2.对许可周期内未发生行政处罚、责任事故、质量安全问题和质量投诉未结案等情况,且满足生产业绩有关规定的生产单位,在许可证书有效期满前,采取企业自愿承诺方式申请直接换证,取消鉴定评审要求,但不可连续两个许可周期申请直接换证。3.将审批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减至25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对有投诉举报和质量问题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3.检验检测机构在开展型式试验和监督检验时对持证生产单位是否符合许可条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有关部门。4.针对通过自愿承诺申请直接换证的生产单位,发现提交的申请材料中有虚假内容的要依法处理。

124

333

市场监管总局

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单位许可

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证、气瓶充装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设区的市级市场监管部门




1.对许可周期内未发生行下处罚、责任事故、投诉未结案等情况,且满足充装业绩有关规定的充装单位,在许可证书有效期满前,采取企业自愿承诺方式申请直接换证,取消鉴定评审要求,但不可连续两个许可周期申请直接换证。2.将审批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减至25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对有投诉举报和发生充装事故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3.针对通过自愿承诺申请直接换证的充装单位,发现提交的申请材料中有虚假内容的要依法处理。

125

349

体育总局

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

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证

《全民健身条例》

县级以上地方体育部门




1.推广全程网上办理,推进体育领域信息数据共享应用。2.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减至15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建立健全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协同监管制度,推进联合执法。3.加强信用监管,将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列入黑名单,对相关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实施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

126

350

体育总局

设立健身气功站点审批

健身气功站点注册证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县级体育部门




1.推广全程网上办理,推进体育领域信息数据共享应用。2.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减至15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建立健全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协同监管制度,进一步推进联合执法。3.加强信用监管,将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列入黑名单,对相关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实施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

127

353

国家新闻出版署

从事特定印刷品(商标、票据、保密印刷)印刷经营活动企业(不含外资企业)的设立、变更审批。

印刷经营许可证

《印刷管理条例》

委托设区的市级新闻出版部门




1.推动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并在网上公布审批程序、受理条件、办理标准,公开办理进度。2.精简审批材料,推动在线获取核验经营执照等材料。3.取消“经营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业务的企业必须具备2台以上最近10年生产的胶印、凹印、柔印、丝印等及后序加工设备”的规定。4.将审批时限由60个工作日压减至40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3.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应用。

128

354

国家新闻出版署

中外合资、合作印刷企业和外商独资包装装潢印刷企业的设立、变更审批

印刷经营许可证

《印刷管理条例》

委托设区的市级新闻出版部门




1.推动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并在网上公布审批程序、受理条件、办理标准,公开办理进度。2.推动在线获取核验经营执照,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有关机构颁发的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证明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各方投资者的注册登记证明等材料。3.取消“经营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业务的企业必须具备2台以上最近10年生产的胶印、凹印、柔印、丝印等及后序加工设备”的规定。4.将审批时限由60个工作日压减至40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3.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应用。

129

355

国家新闻出版署

出版单位设立、变更审批(初审)

《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

省级新闻出版部门(其中子项“出版单位除变更名称、主办单位或主管机关、业务范围、资本结构外的其他事项的变更审批”以“委托下放”的方式赋权自贸区各片区管委会实施)




1.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单位基本信息登记表。2.对涉及机构改革、文化企业公司制改制等内容的申请,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简易程序审批。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对投诉举报单位实施重点监管。

130

366

国家新闻出版署

音像复制单位设立、变更审批

复制经营许可证

《音像制品管理条例》

委托设区的市级新闻出版部门(以“委托下放”的方式赋权自贸区各片区管委会实施)




1.推动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2.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3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131

367

国家新闻出版署

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设立、变更审批

复制经营许可证

《音像制品管理条例》

委托设区的市级新闻出版部门(以“委托下放”的方式赋权自贸区各片区管委会实施)




1.推动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2.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3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132

368

国家新闻出版署

出版物批发单位设立、变更审批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出版管理条例》

委托设区的市级新闻出版部门




1.推动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并在网上公布审批程序、受理条件、办理标准,公开办理进度。2.精简审批材料,推动在线获取核验经营执照、企业章程、经营场所情况及使用权证明、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等材料。3.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到13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3.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应用。

133

369

国家新闻出版署

出版物零售单位(个体工商户除外)设立、变更审批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出版管理条例》

县级新闻出版部门




1.推动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并在网上公布审批程序、受理条件、办理标准,公开办理进度。2.精简审批材料,推动在线获取核验经营执照、企业章程、经营场所情况及使用权证明、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等材料。3.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到13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3.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应用。

134

376

中国气象局

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系留气球单位资质认定

升放气球资质证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市级气象主管机构




1.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原件。2.实现申请、审批全程网上办理并在网上公布审批程序、受理条件、办理标准。

1.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跨部门联合监管等方式,对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系留气球活动实施严格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加强对升放气球行为的法律法规和科普宣传,提高升放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

135

426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

粮食收购资格认定

粮食收购许可证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企业办理登记注册的市场监管部门同级的粮食和储备部门




1.网上公布审批程序、受理条件、办理标准,公开办理进度。2.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材料,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

1.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等方式,依法查处违法违规企业。2.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状况,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136

441

国家烟草局

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核发

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

设区的市、县级烟草部门




将审批时限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8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对持证主体合规经营的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取缔无证经营主体。

137

442

国家烟草局

烟草专卖品准运证核发

烟草专卖品准运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

设区的市级以上烟草部门




将审批时限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对持证主体合规经营的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对无证运输或超量携带烟草专卖品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138

443

国家林草局

在草原上开展经营性旅游活动审批

草原作业许可证(草原经管性旅博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县级以上地方林草部门




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5个工作日。

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草原征占用行为监管过程中,一并对有关经营性旅游活动进行检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

139

495

国家药监局

药品零售企业许可

  

药品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设区的市、县级药监部门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等材料.

1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制定年度监管计划,突出监管重点,强化风险抑制。2通过日常监管督促企业不断完善,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合法合规经营。3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并公开曝光。

140

506

国家药监局

第二类精神药品零售业务审批

批准文件,在药品经营许可证经营范围中注明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设区的市级药监部门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证书等,优化审批服务。

1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特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加强监管。2实施重点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查重处。3及时向社会分开许可信息,加强社会监督。

141

508

国家药监局

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进口准许证核发

  

药品进口准许证

《反兴奋剂条例》

省级药监部门(委托设区的市级药监部门实施;以“下放”的方式赋权自贸区各片区管委会实施)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等材料,优化审批服务。

1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特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加强监管。2实施重点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查重处。3及时向社会分开许可信息,加强社会监督。

142

511

国家药监局

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设区的市级药监部门




将审批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减至20个工作日。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查处理。

143

515

国家保密局

制作、复制、维修、销毁国家秘密载体定点单位乙级资质认定

国家秘密载体印制乙级资质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市级保密部门受理乙级资质的申请(初审)




1.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验资报告、上一年度财务审计报告等材料。2.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将资质证书有效期限由3年延长至5年。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继续采取飞行检查,完善联动处置机制,发现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2.将监管结果纳入市场主体的社会信用记录,增强保密资质(格)单位的保密意识,提高保密管理水平。

144

521

国家电影局

电影发行单位设立、变更业务范围或者兼并、合并、分立审批

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电影管理条例》

国家电影局;委托设区的市级新闻出版部门(以“委托下放”的方式赋权自贸区各片区管委会实施)




1.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等材料。2.将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14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并公开结果。2.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3.加强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电影企业信用状况,对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4.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

  

145

地方层面

1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小餐饮经营许可

小餐饮经营许可证

《辽宁省食品安全条例》

县级市场监管部门




1.80平方米以下的小餐饮实行告知承诺制改革。2.统一制作文本,向申请人提供示范文本,一次性告知审批条件和所需材料。对申请人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材料,当场发放许可证。3.实行营业执照在线核验。

1.行政许可决定作出后,市场监管部门在2个月内对申请人的承诺内容是否属实进行现场检查。发现申请人实际情况与承诺内容不符的,应当要求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条件的,行政审批部门应当依法撤销行政许可决定。市场监管部门发现申请人有违法行为的,依法查处。2.按照承诺许可后公示、反馈、移交的信息化工作要求,实现审批与监管的有效衔接。县区行政审批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发放许可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将相关材料移送给属地市场监管部门。

146

地方层面

2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证

《辽宁省食品安全条例》

县级市场监管部门




1.统一制作文本,向申请人提供示范文本,一次性告知审批条件和所需材料。对申请人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材料的,当场发放许可证。2.实行营业执照在线核验。

1.行政许可决定作出后,市场监管部门在2个月内对申请人的承诺内容是否属实进行现场检查。发现申请人实际情况与承诺内容不符的,应当要求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条件的,行政审批部门应当依法撤销行政许可决定。市场监管部门发现申请人有违法行为的,依法查处。2.按照承诺许可后公示、反馈、移交的信息化工作要求,实行审批与监管的有效衔接。县区行政审批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发放许可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将相关材料移送给属地市场监管部门。

147

地方层面

3

省民族和宗教委

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

《辽宁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条例》

一般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许可申请由县级审批,报市级备案。

清真屠宰厂(场)的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申请由市审核转报,省审批。




1.精简办理时限,将承诺时限控制在法定时限的30%,即5日内办结。2.精简清真屠宰企业申请材料,对能够通过信息共享的材料免于提交,网络申请时仅需提交申请表。

  

1.严格现场勘验标准,严格防范“清真泛化”。2.严格规范文明执法,编制年度执法检查计划,通过“双随机、一公一开”开展涉企检查。

148

地方层面

4

省农业农村厅

畜禽屠宰许可证核发

畜禽屠宰许可证

《辽宁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清单及相关证明材料,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根据不同的风险程度、信用水平、科学确定抽查比例。2.强化社会监督,依法及时处理投诉举报。3.加强行业监测,针对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和突出风险开展专项行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149

地方层面

5

省农业农村厅

果树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

果树种苗生产许可证
果树种苗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辽宁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辽宁省果树管理办法》

省级,县级农业(果树)行政主管部门




1.实现申请、审批网上办理。2.经营许可承诺时限由20个工作日减为15个工作日。

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根据风险程度,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对风险等级高的领域、投诉举报多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2.强化社会监督,依法及时处理举报、投诉问题,调查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

  

  

官方微信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449号
 版权所有: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2101000095 辽ICP备19021314号 联系电话:024-24011114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